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多種因素造成中蘇交惡 西方當時關注


1954年 (從右至左) 赫魯曉夫,毛澤東,金日成和周恩來 (美國之音白樺攝自赫魯曉夫展覽)
1954年 (從右至左) 赫魯曉夫,毛澤東,金日成和周恩來 (美國之音白樺攝自赫魯曉夫展覽)
正在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舉辦的一個有關赫魯曉夫的展覽介紹了當時蘇聯的外交活動、蘇共領導人同世界其他共產黨領導人之間的關係、以及西方世界對中蘇兩個共產黨反目為仇的反應。

如果說俄羅斯目前在積極同中國的鄰國越南、印度等國家發展關係的話,那麼前蘇聯同樣曾大力爭取過中國的週邊國家。赫魯曉夫執政時曾訪問緬甸,並向緬甸提供了大筆經濟和軍事援助。

赫魯曉夫也訪問過印度,使蘇聯同印度的關係更加密切。在中印邊境武裝衝突中,蘇聯站在印度一邊激怒了同是共產主義陣營國家的中國。

*蘇美交往中國警覺 毛不愿當小兄弟*

1961. 1961年的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美國之音白樺攝自赫魯曉夫展覽)
1961. 1961年的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美國之音白樺攝自赫魯曉夫展覽)
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扎哈羅娃說,赫魯曉夫當時訪問美國試圖同西方改善關係,赫魯曉夫同美國拉近關係的舉動同樣也引起了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的不滿和懷疑。她說,雖然赫魯曉夫訪美之後訪華試圖修補同中國的關係,但他的努力沒有成功。扎哈羅夫娃認為,對赫魯曉夫來說,毛澤東是個很難打交道的對手。

扎哈羅娃說:“赫魯曉夫當年非常重視同印度的關係,但他同中國的關係卻十分複雜。毛澤東可以當斯大林的小兄弟,但赫魯曉夫執政後,毛就完全不想繼續當小兄弟了。特別是在蘇共20大之後,毛認為,赫魯曉夫領導社會主義國家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所以中國在社會主義陣營開始推行自己的一套路線。”

赫魯曉夫和毛澤東兩人為爭奪共產主義陣營領導權是導致雙方關係破裂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待斯大林 中蘇截然不同*

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格蘭金娜認為,在1956年的蘇共20大上,赫魯曉夫開始批判斯大林,摧毀對斯大林個人崇拜,從那時起,蘇共和中共這兩個共產黨就開始分道揚鑣。

格蘭金娜說:“蘇共20大之後,當時在蘇聯全國展開了清除對斯大林個人崇拜的活動。但中國共產黨人卻堅決反對這種做法。赫魯曉夫在蘇共20大的報告發言中列舉了大量的機密檔案資料,這涉及了斯大林的政治迫害,大屠殺和大清洗等等,赫魯曉夫以這種方式批判斯大林讓中國共產黨人無法接受。

*瞧不起中共 難有共同語言*

從莫斯科的展覽上能看到,赫魯曉夫同當時的印度領導人尼赫魯和古巴共產黨領導人卡斯特羅的私人關係密切,但他同中共領袖毛澤東的關係遠遠比不上同這些人的友誼。

印度領袖尼赫魯出身貴族,受過英國的精英教育,但是同信仰馬列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相比,赫魯曉夫卻能同尼赫魯找到更多共同語言。分析人士說,蘇共領導人過去一直把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看成是農民造反起家的政黨,因此在內心深處瞧不起中共。

*同毛和霍查關係不好是例外*

赫魯曉夫1955年訪問緬甸。 (美國之音白樺攝自赫魯曉夫展覽)
赫魯曉夫1955年訪問緬甸。 (美國之音白樺攝自赫魯曉夫展覽)
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說,赫魯曉夫的個人性格十分好奇,喜歡新鮮事物,並愿意同人交際。赫魯曉夫知道建立領導人之間的私人友誼對發展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因此在當時的蘇聯外交中,赫魯曉夫充分利用了他同其他國家領導人之間的私人關係。但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他同毛澤東,以及他同阿爾巴尼亞共產黨領袖霍查的關係沒處理好,這是個例外。

*中蘇交惡讓西方意外 詳盡分析兩人不同*

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扎哈羅娃說,著名的德國鏡報週刊1963年曾拿出7頁的篇幅詳細分析了中蘇交惡的背景以及兩國領導人的性格差別。

扎哈羅娃說:“鏡報週刊的文章詳細分析了毛澤東和赫魯曉夫的不同,從兩個人的出身,所受的教育,兩個人的生活方式最後到兩個人的妻子。文章說,赫魯曉夫經常到全國旅行,很少呆在克里姆林宮。但毛愿意在中南海享受安逸生活,喜歡讀書和作詩。”

中蘇這兩個當時世界上的最大共產黨關係破裂,隨後兩國交惡讓西方世界感到震惊和意外。中蘇關係當時是西方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