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特首宣讀施政報告 被批無視香港困局反重“大灣區”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後出席記者會。 (2020年11月25日)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後出席記者會。 (2020年11月25日)
香港特首宣讀施政報告 被批無視香港困局反重“大灣區”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1:21 0:00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週三(25日)在立法會內宣讀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這份原定在10月中公佈的特區政府政策方略在“融入大灣區”政策上大量著墨。這是首份在民主派議員總辭後宣讀的施政報告,一些民主派人士,包括已經辭職的議員在報告宣讀完畢後,批評這份施政報告並不是給香港人的施政報告,而是從中央“接旨”後,在香港宣讀。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施政報告的開場白稱,過去一年多香港經歷反修例風波、疫情等問題,“如何走出困局,令市民恢復信心”是這份報告的首要目的。而在報告開始的前半小時中,林鄭花費大量篇幅敘述社會憲政秩序、政治體制問題以及稱讚港區國安法。林鄭說香港基本的政治體制常眾說紛紜,甚至被“炒作”,她將之歸咎於公眾對《基本法》及《憲法》認識不足,又聲稱有“別有用心的人受外部勢力影響”,“刻意誤導大眾對中央與特區關係了解”。她在報告中說,會利用好每年的“憲法日”及“國家安全教育日”,進行更具規模的公眾教育工作,之後特區政府也會對《國旗及國徽條例》作出適當修訂。

林鄭“公平執法”被批荒謬 區議員憂封殺異見者

另外,她也提到早前取消4名立法會議員資格的決定,又說特區政府會在今年內提交草案,修訂《宣誓及聲明條例》和《立法會條例》等本地法律條文,“完善宣誓安排及處理宣誓就職後,因從事違反誓言的行為而須承擔的法律後果和相關的法定程序。”

至於公務員方面,從今年7月1日起,所有新入職的公務員已經簽署聲明,確認擁護《基本法》並對香港特區及對港府負責。林鄭說,針對其他現職的公務員,稍後會有具體落實方法。

施政報告中也提及香港司法權,同時提到反修例案件。她聲稱警方會“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依法處理,又表示被檢控的2,300多人中,大部分案件的司法程序正在處理。她稱:“對於18歲以下有悔意且不涉及嚴重罪行的被捕人士,警方會視情況採取可改過自新的措施。”但前提需要該人“承認犯錯的行為”。

對此,已經辭職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批評林鄭月娥的說法令人作嘔。他在民主黨回應施政報告的記者會上表示,林鄭的說法令人感到諷刺,因為目前香港出現了不控告有明顯違法嫌疑的人,“不告721白衣人,但告港台蔡玉玲(拍攝7.21元朗黑幫襲擊市民紀錄片的媒體人)”。他說,目前香港就如同小說《動物農莊》中的荒謬極權景象,“所有動物生來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另一民主派政黨,公民黨的區議員李予信認為,施政報告將會斷送港人政治權利。他擔心《宣誓及聲明條例》一旦修訂後,將會與其他措施形成一條政治封殺鏈。 “這份報告不是從香港人利益出發,它想的是如何從社會、經濟、政治、法律上如何全方位地將香港的利益,將香港人基本權益斷送……當修改宣誓條例之後,那位當選人之後的言行或者行動,將會隨意地被翻過來再被DQ(取消資格)一次,所以今時今日,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異見者在香港的政治體制裡邊,將會被完全封殺。當然當立法會已經被打壓到今時今日的模樣時,區議會也都明顯地成為政權蠢蠢欲動要去做的目標。”

公民黨成員,大律師梁嘉善則關注港府要求公務員簽署《基本法》擁護聲明,破壞一直以來的公務員政治中立,她認為,公務員的操守原本只是內部人事問題,但日後公務員違反誓言可能面臨刑事責任,這將嚴重影響公務員在工餘時間行使言論自由。

林鄭稱訓練學生思考科目“異化”

在施政報告的後半部,林鄭月娥提及將會改革“通識科”。 “通識”這個科目為香港學生的必修課,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令學生具批判性思維。早前已有多名親北京的建制派議員要求檢視“通識科”。林鄭在宣讀報告時表示,必須糾正這個科目的“異化”問題,令這個科目成為學習中國發展、《基本法》和《憲法》的平台,同時會強化老師及校長入職、在職前的培訓工作。

梁嘉善認為,港府將“培養國家情懷”的內容納入通識教育課程,是顛倒通識科的原意,也與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背道而馳。

已辭職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在回應施政報告的記者會上說,近期當局任意取消教師資格、刪改試題、規管教材以及修改課程,令她擔心教師自我審查將會越發嚴重,也憂慮日後學校將會重新推動“洗腦國民教育”,用以“歌頌祖國偉大”,禁止討論具爭議事件。

報告著重融入“大灣區”發展

除上述內容外,本次施政報告最主要的著墨點,是中港融合及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在報告中,有極大篇幅與“大灣區”有關,政策範疇涵蓋香港入股珠海機場、在深港兩地共建創新合作區、在深港陸路口岸之一的新皇崗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同時預留一億元資助青年到“大灣區”創業。另外港府也即將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本地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的中國城市工作。

同時林鄭也以單一段落重新提及“明日大嶼”這個極富爭議的填海計劃。這個計劃涉及在香港最大島嶼,也是被政府稱為大灣區門戶的“大嶼山”附近建造人工島,首階段估計造價超過6,000億港元,算上超支浮動,預計最終造價達一萬億港元,而港府的財政儲備則是一萬億港元。

這個計劃原本在林鄭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但去年5月,立法會工務小組否決該計劃的研究項目,因此無法取得撥款。但林鄭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表示,不會放棄這個計劃。

現已辭職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表示,多個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市民均反對政府的“明日大嶼”計劃,林鄭的宣言如同習慣性叛逆民意作政治豪賭。他批評在疫情持續反复,對全球及本地經濟衝擊均未減低的情況下,政府仍以萬億填海,無異病態賭徒。

原民主派召集人:施政報告毫無悔意

民主黨主席、原立法會民主派會議召集人胡志偉在回應報告的記者會上表示,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並非面向香港市民,只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借林鄭宣告中央全面管治香港的一份聖旨。

他說林鄭在報告末段感謝中央支持以及家人好友的愛護,對提出反送中沒有半點愧疚。 “在這裡你見不到任何一隻字講她感謝香港市民。因為這樣,也都是反映這份施政報告的整個問題——去年對整個反送中運動的始作俑者,林鄭月娥在這份施政報告中沒有對自己做過的任何惡行,有任何悔疚之心,她仍然覺得所有問題都是提出問題的人身上出現的事情。這個也代表這份施政報告不嘗試去解開香港的政治困局。”

這份施政報告較原定在十月中宣讀,但林鄭在宣讀日前兩天突然宣布推遲至11月底,並聲稱要先與中國大陸不同政府部門商討與香港相關的政策。

胡志偉說,原本以為施政報告押後6星期,內容會有大幅改變,但其實報告中一半內容都是重複習近平對香港未來政策,林鄭再重複宣讀,基本內容包括中國對香港未來角色定位的說明。

“也因為這樣,你會見到在報告內容上,很多文字的寫法,其實很像內地高幹、省長、市長寫報告給中央政府,不是一份對香港人的施政報告。”

香港未來押注大灣區 胡志偉:港人更覺前景悲觀

對於施政報告中以大篇幅論述涉及“大灣區”的政策。胡志偉認為林鄭是將香港所有的未來投入“大灣區”或國家發展中,而中國也為“一帶一路”國策投入大量資源,但已經先後有不少國家打退堂鼓,但在新的國際形勢下,一切均未明朗。 “這個國際形勢反映了內地在將來會不會繼續成為世界工廠,令香港過往買辦的角色可以持續?在這個背景之下,如果有所改變的話,究竟香港的未來可以怎樣走,何去何從呢?”

胡志偉說,香港本身是一個高度自治下的特別行政區,一直以來本地經濟都需要面向國際,原本也具有國際城市應該具備的特殊地位。但在林鄭月娥的管治下,美國政府為香港特殊地位畫下句號,同時也因美國政府的做法,令其他歐美國家也對香港地位畫上問號。

“所以你見到有10個國家已經取消了香港逃犯移交的安排,也有7個國家取消了和香港有法律互助的安排的。這些都是一個警號。而這個警號,如果特區政府正視、重視香港的國際價值的話,其實應該好好處理,但她沒有這樣做。”

他認為,香港最強大的地方,會在世界各地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胡志偉說:“反而特區政府指示大家去的地方,很多時候都是死路一條、黑路。”他批評特區政府坐擁龐大資源,不單不在本地找尋香港應有的出路,反而指向本身沒有優勢的地方作進一步發展。 “這個也都證明特區政府沒有將香港這個地方,香港人的比較優勢,放在它整個計算裡面,令香港人的未來,在我們失去了的比較優勢下,進入一個殺戮戰場的內地,展開競爭。”

他說:“從這樣的角度來講,我覺得是會進一步令香港人對我們的前景更加悲觀,因為這樣也都影響我們未來經濟格局的發展。”

本次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總辭後,港府第一份在立法會內宣讀的施政報告。儘管大部分民主派議員的辭職申請仍未生效,換言之他們仍有議員身份,但他們均沒有出席施政報告宣讀會。而事後,他們也選擇在立法會大樓外召開回應記者會。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