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春節後復工搶人 各行各業復甦力道各異


中國安徽淮北的一家工廠工人在鋁製品生產線上工作。(2023年1月30日)
中國安徽淮北的一家工廠工人在鋁製品生產線上工作。(2023年1月30日)

春節過後,中國沿海各省除積極佈局跨省招工外,還包車包機“搶人”,希望保生產,讓地方經濟自此“開門紅”。雖然部分中國城市傳出農民工的返崗率高達八成,但市場觀察人士說,各行各業年後的複蘇力道不一,餐飲等服務業生意火旺,年前就已經大鬧缺工荒,而電子業則還在去庫存,今年上半年的外銷訂單也轉冷,年後恐反而要減產二至三成,至於最蕭條的要算是建築房地產業,被欠薪欠怕的農民工,返崗的意願相當低。

中國春節後復工搶人 各行各業復甦力道各異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9:28 0:00

廣東、浙江、江蘇和福建等東南沿海省份紛紛於年後迎來招工保生產的盛況,不是提供交通津貼、派出返崗專車,到廣西等地接回農民工,就是安排專機,讓雲南等地的農民工能順利返崗開工。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寧波市人社局一項針對3000多家企業的調查發現,今年年後的返崗率預計超過八成,顯示部分手邊訂單多且勞力密集的企業正準備擴產,因此,惟恐人力吃緊,不得不展開搶人大戰。該報導還稱,位於浙江的數十家外貿企業更遠赴貴州跨省招工,提供總計1.1萬個工作崗位。

另據人民網報導,安徽省也於上周啟動“春風行動”的招聘會,上百家企業帶來近1.2萬個工作崗位,而且短短一天內,就吸引了近6000名求職者達成就業意向。

中國安徽淮北的一家工廠工人在鋁製品生產線上工作。(2023年1月31日)
中國安徽淮北的一家工廠工人在鋁製品生產線上工作。(2023年1月31日)

45年來,搶人最激烈?

中國“事求人”的招聘盛況,其實春節後年年上演,但有媒體形容,今年是“45年來最激烈的一年”,因為中國的勞動人口年年衰退,光是去年,15-59歲的勞動人口就減少了600多萬人,而且據官方統計,截至2025年前,每年都有800萬人要退休,再加上部分農民工離開城市返鄉就業的意願年年上升,也都加劇中國“用工荒”的嚴重性。

部分市場觀察人士說,中國放開疫情管控外,有不少產業快速復蘇,例如餐飲業,已傳出找不到人手,大鬧缺工潮,但資通訊(ICT)電子製造業因外銷訂單轉冷,所以,今年面臨的反而恐是減產的前景。

位於台北的電電公會副秘書長顏素秋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年後到沿海地區找工作的農民工還是不少,但台灣資通訊企業位於中國的工廠從去年第四季聖誕節以來的訂單就出現“旺季不旺”的低迷,所以,目前還有很多庫存的貨要去化。

她說,歐美國家的消費者受到通膨和升息等壓力,採購意願降低,負面衝擊到今年前兩季的外銷訂單,目前看來,廠商可能打算以減產來因應,因此,用工量大減下,今年年後也就未聽聞太多廠商抱怨工人難找或缺工。

電子業減產 用工量大減三成

位於台北的電電公會副秘書長顏素秋
位於台北的電電公會副秘書長顏素秋

顏素秋說:“今年的第一季、第二季,最重要是消庫存。你要消庫存,你不可能去動工、製造很多的產品起來。所以,用工的這一塊相對會跟著減少。有一家(台資)廠商延攬的用工人數是大概25,000人,可是,它在過完年以後,它的用工的人數降到了17,000人,以這樣的一個比例來看,大概減少3成。”

顏素秋推估,在中國的ICT台資企業目前平均的用工量應該會減少二至三成。

她說,國際經濟受到俄烏戰事和中美貿易戰等因素的拖累,復甦速度緩慢,而美國通膨壓力大、國債高舉,高科技又在大裁員,所以,歐美市場整體的需求仍相當疲軟。

她還說,雖然專攻歐美外銷的台企也可能轉向中國的內銷市場,但面臨通路等方面的局限,挑戰不低。

顏素秋表示,中國仍持續投入公共建設,因此,經濟成長仍有支撐力道,不過,主要受惠的會是國企和央企。至於一般民企,則要仰賴消費的複蘇,因此,目前業界還在觀察,中國在疫後的報復性消費到底對經濟有多大的貢獻度。她說,她個人看法比較保守,因為歐美、中國和台灣等地的儲蓄率明顯上升,代表消費者在疫後初期還是不太敢大肆消費。

中國房地產企業佳登寶公司在廣西桂林的一處沒有完工的住宅樓建築工地。(2022年9月17日)
中國房地產企業佳登寶公司在廣西桂林的一處沒有完工的住宅樓建築工地。(2022年9月17日)

建築工人返崗意願低

除了電子製造業減產,中國的建築房地產業今年也恐持續面臨低迷的景氣。觀察人士說,除非爛尾樓復工,否則整體的開工率不至太高,就算有新建案開工並招聘人手,不少農民工歷經去年被建商欠薪的慘痛經驗,今年再投入建築工行列者的意願也大為降低。

一位因議題敏感而不願透漏姓名、來自建築工人家庭的湖北市民就告訴美國之音,他年近60歲的兄嫂原本在沿海省份的建築工地打零工,當砌牆工,工作雖然累,但兩人的月收入曾高達2萬人民幣,但去年因為被欠薪白做工,所以,兩人現在寧可在家鄉附近做雜工,每個月實拿3000元左右人民幣的工資,也不願再回深圳等風險較高的工地工作。

他說:“2022年就有很多人沒有找到工作,或者有的人在外地做工作,後來是結不到錢,就是工錢被拖欠,所以他們繼續在工地做的這個信心就下降了,因為房地產業的確不行了。”

他說,他的表哥也是從事建築工作,已有廣東的活可以接,但因為生病、以及對這個行業的信心不高,也怕被欠薪的風險,因此,影響了他的表哥上工的積極性。

他還說,由於年輕人不願吃苦,建築業對像他的兄嫂、表哥這樣的高齡勞工都還是有很大的用工需求,但欠薪風險還是讓不少農民工打退堂鼓。

其實,不只建築業,過去數年來,隨著中國振興農村後,農民工離開城市、返鄉就業的比例便逐漸增加。

農民工跨省流動下降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教授王長城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不少農民工返鄉後從事非農工作後,發現相對收入不低,因此,漸漸地降低了跨省流動的機率,或者流動半徑也變小了。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教授王長城(照片提供:王長城)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教授王長城(照片提供:王長城)

王長城說:“有的干脆就回到他本地,就地來做一些非農業項目,這樣一來的話,他就不離家、也不離鄉。因此,就導致了很多農民工原來跨省流動,現在慢慢地都基本上,主要是縣城範圍內的流動。”

他說,缺工是中國企業普遍面臨的現象,而且現在最缺的就是普通勞工,但由於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遲遲尚未落地,讓中國面臨勞動力不足的極大挑戰。另外,隨著中國的產業轉型,知識技術能力較高的工人也越來越難找,嚴重短缺。

王長城說:“現有的一部分職工可能面臨到失業,他們的技術、知識結構是跟不上產業轉型的步伐的,所以這種就業結構,跟我們的產業結構可能之間的一個矛盾就比較大。所以,結構性失業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對此,他說,中國官方必須加強培訓,來因應企業的用人需求,但部分年齡較大的職工可能無法通過培訓轉型,他們就需要政府兜底,保障就業。

各行業的就業和薪資前景不一

據統計,2021-2025年間,中國總計有4000萬人要退休。對此,王長城說,這一批人退休後所留下的白領高階工作,可能不是年輕人可以補上來了,所以,對中國勞力市場也是一大立即衝擊。另外,年輕一代的就業觀念改變,對製造業等工作的興趣大減,也是中國就業和勞動市場所面臨的挑戰之一。

雖然中國放開疫情管控後,積極拼經濟復甦,但各行各業的復甦力道不一,也讓勞工面臨不盡相同的就業和薪資前景。

位於香港的中國勞工通訊研究員艾丹·週(Aiden Chau)告訴美國之音,建築業復甦不明顯,就業和薪資前景仍然不佳,但部分服務業和製造業,已出現好轉。

艾丹·周說:“像建築行業還是有很多的欠薪(問題)。其實那些房地產還不是有很明顯的恢復,所以,如果是建築行業的話,可能沒有太大的(薪資)調整。不過,可能有些服務業或者部分的製造業會有一些好轉。例如快遞行業在過年、還有年後,都是特別想要招工多的人,所以,那些服務相關的(產業)應該會有一些改善。”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