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馴鹿與傳統:蒙古年輕人希望保住游牧文化


馴鹿與傳統:蒙古年輕人希望保住游牧文化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2:12 0:00

昔日的蒙古是專屬於遊牧部落的大地,這些部落隨著季節而浪跡天涯。在蒙古北部與世隔絕的山地生活了世世代代的部落包括查坦人。隨著蒙古國的都市化,城市不斷擴展,政府把查坦人祖輩遊蕩的土地重新劃定用途。年輕的查坦人如今面臨這樣的選擇:要麼搬到城市裡,要麼繼續傳統的游牧生活。

在蒙古北部的高山密林,仍然可以看到最後的遊牧部落飼養的馴鹿。祖先來自俄羅斯與蒙古邊界地區的查坦人與馴鹿一起生活了幾個世紀。

查坦人的生活方式與馴鹿密不可分。直到最近,他們都靠馴鹿奶和馴鹿肉為生。卡爾吉·馬爾奇(Karji Marchi)和她的家人便是如此。

馬爾奇接受了美國之音的採訪,但是不想在鏡頭前露面。

她說,很多年輕人如今告別了這種部落生活,尋求更為方便的城市生活。

她說:“多數年輕人願意留在城裡。當她們年輕氣盛,第一次離家的時候,還認為自己會回來的。可是後來在城市受了其它影響,四年後,如果她們找到男人,就會留在城裡。”

最後的馴鹿群已經減少到600頭左右,由大約40戶人家擁有。

很多人擔心他們的文化和語言有可能消失。不過,一位蒙古女性- 圖瓦語教師阿茲賈爾加爾·阿瑪爾薩納(Azjargal Amarsanaa)決心維護查坦人的語言圖瓦語。她呼籲把圖瓦語記錄下來,並在學校教授。

她說:“雖然老一代人仍然講他們的語言,但是年輕一代有可能忘記祖上的語言了,因為他們在小學不學這門語言了。沒有這種課程。還要學英語,因為旅遊業需要這些語言技能,為了將來過好日子,這種技能可以派上用場。”

阿瑪爾薩納計劃繼續為原住民的教育權利而呼籲。她說,每當她作為導遊訪問社區的時候,她都將繼續教查坦孩子語言技能。

她說:“我還希望教他們詞彙。比如,如果他們需要練騎馬的術語,我也可以教這些詞。這是我的小小貢獻,教他們英語。”

眼下,很多查坦人家庭希望,通過展示馴鹿的溫順性格,更多的人會願意把這種游牧生活方式延續下去。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