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新德里貧民窟居民通過法律爭取福利


一名印度女子拿著罐子去打水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4:33 0:00

寒霧濛濛的冬夜,聽到水車到來的聲音,新德里最大安置區的居民,衝出家門後爭搶灌滿水罐,真的很不容易。

不過,該區多年生活在沒有自來水的三萬多居民,對每天水車的到來還是心存感激。

居民烏米拉·迪維回憶說:“我們曾經如此遠道取水,甚至不能給人送上一杯水,因為我們不得不將水留給我們的孩子”。

多年來,這個遙遠郊區的居民,在沒有基本公共福利的情況下煎熬,他們是在印度首都為裝點2010年英聯邦運動會,從市內貧民窟遷到這裡的。

情況如今已經改變,因為迪維這樣的婦女學會了利用法律權利,獲得基本服務。

一項有關的法律賦予印度民眾可以從政府那裡獲得相關信息,以促進問責和透明,這些婦女利用這項法律進行了與新德里市政當局的有效運動,改善了獲得飲水、衛生和交通便利的狀況。她們的成功經驗是經濟上弱勢民眾利用名為“信息知情權法”,改變自己社區的一個罕見範例。

她們依據該法填寫申請後發現,為他們那個地區分配的水車,經常去了別的地方,這種情況在水資源短缺,促使其他地方居民從水車上買水的城市裡司空見慣。

投訴促使地方當局在水車上安裝了地球定位系統跟踪裝置,用以確保水車抵達原定目的地。自那以來,水車定時到來,水荒得到緩解。住戶供水不足時,還安裝了自動給水裝置。

2005年“信息知情權法”施行以來,老百姓們提交了數万份申請,要求當局對諸如道路破損,下水道堵塞等抱怨實施問責。有媒體稱“信息知情權法”是“民主制度的第五柱石”。

然而,不滿和抱怨很少來自較為貧窮的社區。活動人士希望,這個為水而戰的安置區,能夠在諸如公廁、公交等服務方面為他人指明出路。公交服務曾經很差的地方,如今車越來越多,緩解了通勤難;衛生站建了,社區中心陸續設立。

上述這些幾乎沒有文化的婦女,借助非贏利團體“馬格”(MARG)牽頭的一個項目,學會了應對填表和與政府官員打交道。此舉絕非易事。迪維等婦女回憶,她們要出行參加會議。習慣了多年社會邊緣生活後,她們聽說自己也有公民權利的時候曾感到迷惑。學會如何向當局請願用了她們將近一年的時間。

迪維說:“最初我們的筆跡很潦草。不過後來逐漸改善。這個項目中的姑娘和小伙子們幫助我們。”

馬格的項目經理穆罕默德·努爾一直在培訓婦女的最前沿,他指出,缺乏福利項目最嚴重的這些婦女學習很有動力。他指出:“水的問題成為一個證明他們有能力學習的案例,自我證明他們能夠獲得自身權利。這些婦女帶來了變革”。

這一緩慢和漸進過程,點燃了她們改變所在地區的雄心。

納茲拉·卡圖恩這樣的婦女,目前正在將她們的注意力轉向社會問題,例如,婦女和姑娘們的安全等。她表示:“經過努力後我們感到所賦予的權利。我們希望努力結束家庭暴力,讓家庭更加和諧。”

積極性的力量使這些婦女成為社區領導人。阿拉姆說,以這樣的方式賦予婦女權利,將能幫助那些擁擠在印度不斷擴大的城市中的千百萬貧民窟居民。他說:“他們會像鷹一樣注視著一切。整體來看,婦女領導的這種變化,能夠改變整個社會。”

提升安置區品質的戰鬥已經結束。這些婦女們正在敦促當局改善清潔狀況,並且發起在家門口安裝自來水的運動。烏米拉·迪維說,她希望家中能夠有自來水。她說:“每天出外裝水一身汗。如果說,城裡如此多的人都有自來水,為什麼我們不能有?”

在這個安置區內的狹窄胡同里,安裝自來水管線的呼聲正在越來越高。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