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日本政府調查社會排外主義中的外國人權


日本建國紀念日,東京新宿鬧市出現的“日本民族至上主義”標語(美國之音歌籃)
日本建國紀念日,東京新宿鬧市出現的“日本民族至上主義”標語(美國之音歌籃)
日本政府調查社會排外主義中的外國人權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9:35 0:00

日本社會近年出現的右傾化現象,包括公開歧視外國人等排外主義。日本政府法務省上週五(3月31日)發表對旅居日本的外國人實施的“實態調查”結果,報稱三成被訪者有受侮辱和歧視的經歷、四成被訪者遭遇租房被拒等。

日本政府法務省3月底發表的有關差別(歧視)的實態調查結果,是去年11月至12月期間,通過東京都、札幌市等全國37個 地方政府協助,對18歲以上中、長期居住日本的18500名合法居留的外國人實施的調查,獲得4252人有效回答,其中最多是1382名中國人,佔 32.5%,其次是941名南韓人,佔22.1%。

回答遭遇過侮辱或歧視的被訪者1269人,其中過半數稱屈辱“來自不認識的人”;回答過去5年內,因為是外國人所以租房被拒的被訪者有804人;回答通過電視、報紙、雜誌等獲悉日本存在對特定人種、特定民族的憎恨言論,所以發生示威抗議行動的被訪者1826人。

此外,超過8成被訪者不知道目前全國法務局、地方法務局都設有“人權問題諮詢窗口”。法務省稱,“希望研究有效方法,讓外國人居民廣泛了解身邊就有諮詢窗口並輕易利用”,法務省也準備把分析的調查結果反映到人權政策中去。

古今歧視

日本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古代鎖國能度日,近代需要能源、外貿維持生存並有賴全球市場發展經濟與科技,成為發達國家。日本需要國際自由貿易,民主制度也制約日本政府必須保障人權,包括必須平等對待內外人權的政策。

但事實上日本至今存在對內、對外的歧視現象。例如沖繩經常高聲指責遭遇本土歧視(日本稱差別),旅日朝鮮族人(現稱在日南韓人和在日北韓人)百年前起成為日本歧視外國人的初期對象,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謠傳北韓人搶掠,令一些在日朝鮮人被殺。

近年在日南韓人指稱遭歧視的較顯著案例,包括未加入日本國籍的在日 南韓 人爭取外國人參政權未獲接納、慰安婦問題糾紛引起日本街頭憎恨 南韓 人演講等。

現代日本,旅日外國人多元化,不少旅日外國人向日本人權組織申訴受到語言歧視或溫泉浴室拒絕接待等。近年街頭上更出現憎恨演講(hate speech),主要針對中、韓兩國。3月份日本發生疑似歧視蒙古人相撲力士的事件,在3月大阪賽場,有觀眾觀賽時喊出“回蒙古去”的倒彩,突出了大相撲這一日本國技在日本人力士實力衰退危機中,促發的排外主義。

就連日本共產黨也在社會右傾化中改轍。繼去年起日共委員長等黨領導層列席天皇主持的國會開幕式後,這個月起日共黨報《赤旗》也添加天皇朝代日期。據稱此舉既因需要柔軟路線才能與其它在野黨聯合共鬥,也因許多支持者的要求。

聚焦中韓

日本內閣府和民間非盈利組織“言論NPO”各自每年實施的民意調查都說明,日本人被訪者對中國印像不斷惡化大約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去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對中國不持好感的被訪者依然高踞8成。被訪者回答的最主要原因是歷史和領土糾紛中,通過電視、報章等傳媒看到中國的反應,包括中國政府扣留訪華的日企人員、限制稀土出口日本等作為報復糾紛的措施和反日憤青打、砸在華日本商企設施及日本汽車的行動。這些民調結果同時顯示,日本人被訪者對南韓印象雖有起伏,但整體趨勢也不佳。

大阪經營幼兒園和小學的“森友學園”教育幼兒軍國主義思想的“教育勅語”並在運動會上宣誓“中國、南韓改邪歸正”等,但在該學園最近被揭涉嫌違法前,不乏送孩子進學的家長。

日本共同社客員論說委員岡田充認為,日本近年輿論自讚現象、公開的增恨演講等排外主義是從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以後開始並驅流行,但也與2010年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以及日本與中韓關係急劇惡化有關。他說:“在沉湎於不安焦慮和面對失去自信的現實中,聽聽令人愉快的話有舒緩作用。這時候就出現了'日本人素質優越'、'日本是一流國家'等自讚和引用外國人讚美來證明。”

讚美與排外

日本官方電視台NHK至今每周有個叫作“Cool Japan”(酷日本)的節目,召集在日外國人讚揚日本產品、日本工匠、日本人風俗習慣等,其它民間電視台也常有日本食品、產品在外國受歡迎、受讚揚的自讚節目。

岡田指出、“血統論”是日本排外主義另一個主要手段。他說,2014年日本傳媒廣泛稱“3名日 本人獲諾貝爾物理獎”,但3人中的中村修二是美國國籍;今年2月日本大相撲誕生了日本人橫綱(相撲力士的最高等級)“稀勢之裡”,日本傳媒、輿論歡呼聲中 強調的是“日本出生的橫綱”;日本最大在野黨-民進黨的黨代表蓮舫被傳媒、輿論追究“雙重國籍”問題,岡田也認為本質是她只有一半日本血統。

岡田說,失去自信時,樹敵來促發民族主義的手段與1931年滿洲事變(中國稱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退出國際聯盟,孤立於世界時,出版“日本了不起”等書一脈相承,其方程式是“日本怎麼辦”,接著是“突破國難”,結論是“日本偉大”。

不過,如果比較1923年關東大地震和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兩個包括東京在內的傷亡慘重震災後果,關東大地震促發日本軍國主義崛起、對外擴張;東日本大地震中,日本不孤立,尤其是美軍“朋友作戰”為主的救援行動令日本民眾印象深刻。內閣府和“言論NPO”的民調也顯示了2011年以來日本被訪者們對美國的感情與對中韓感情的走勢相反。

上週一名8歲越南女童在日本被殺,各大傳媒的連日報導還追踪到越南女童故鄉舉行的葬禮。

入鄉不隨俗

排外主義含有習性、生活方式等具體矛盾原因。法務省調查的租房問題,在日本社會已存在至少20年。業主不願租房給外國人是常見現象,主要原因是業主疑慮外國人租客欠租後回國,業主很難追究,還有“語言不通很麻煩”、“外國人很吵”、“外國人不愛乾淨”等原因。

一名在東京擁有整棟公寓樓房的日本人業主曾問:“有中國人要租我的房子,租不租好呢?聽說中國人做飯(煎、炒、炸)會把房子弄得很髒,還聽說不少中國人不守規定,亂扔垃圾”。日本垃圾回收車員工如發現可燃垃圾裡混淆不可燃垃圾,會拒收各地按指定日期堆積在路邊的垃圾並發放警告,所以日本人十分重視正確區分垃圾的生活習慣來確保生活環境。

近年伴隨中國遊客增加迅速,如廁問題又成為日本人新的反感原因。中國遊客把用過的廁紙丟在馬桶外和蹲在馬桶坐板上的如廁方式,被日本高速公路廁所清潔工形容為“中國人如廁兩大惡習”,日本各高速公路休息站的廁所裡,常見只有中、韓文的“正確使用馬桶”說明,使得中韓人又在日本有不愛乾淨、不會用馬桶的新形象。

對大部分沒出過國的日本人來說(日本護照發行量約佔人口3分1),認識某國、某民族,除了主要通過電視、報章等傳媒了解外,身邊某國人的舉止往往構成更深印象。

旅日外國人中,中韓兩國人數最多,2007年旅日華人(中、港、台)數量首次超過旅日南韓人,目前合法旅日華人近70萬,旅日南韓、北韓人約49萬。人數眾多的外國人勢必引發注目和警惕,習性矛盾當然就容易引發糾紛。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