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日本安全智囊東亞戰略概述引關注


日本防衛研究所今年刊行的《東亞戰略概觀2017》與往年一樣公開銷售
日本防衛研究所今年刊行的《東亞戰略概觀2017》與往年一樣公開銷售
日本安全智囊東亞戰略概述引關注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8:02 0:00

日本唯一的國家安全智囊機構-防衛研究所今年刊行的《東亞戰略概觀2017》描述北韓開發核武器、導彈和中國強硬的海洋行動姿態等東亞安全威脅的變化,引起日本內外關注。

日本政府防衛省旗下的防衛研究所的《東亞戰略概觀2017》分析2016年東亞面臨的北韓威脅上升和中國海洋行動的變化對包括日本安全局勢的影響,受到日本傳媒、輿論關注。

今年全球聚焦東亞安全局勢中,《東亞戰略概觀2017》包括序章“2016年的東亞-不確定性高漲的戰略環境”和“歐洲戰略環境變動對東亞的影響”、“印度洋地區的安全保障地區內各國應對中國出入”、“中國大國外交的展開與課題”、“朝鮮半島北韓核、導彈威脅增大與南韓的苦惱”、“東南亞杜特爾特政權登場與南中國海局勢的變化”、“俄羅斯普京總統的訪日”、“美國應對'大國間再起的競爭'”、“日本戰略地平的擴大”8大章,並裝訂成書,在日本各大書店和主要購物網站出售。

北韓變化

概觀形容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持續著獨裁和通過肅清的恐怖政治”,指出北韓試射彈道導彈的射程、精確度、使用固體燃料和連續發射等能力“整體上正在提升”,強調日本很難把握北韓射程抵達日本的中程彈道導彈“諾頓”發射的徵兆,使得北韓對日本“奇襲性的可能性進一步上升”。

概觀還以去年8月北韓發射的潛射彈道導彈(SLBM)落在日本防空識別區內的案例,指出日本受到“進一步重大且緊迫的威脅”並分析北韓通過到去年為止的5次核試驗,指出北韓可能成功地實現了核武器小型化、彈頭化,從而進一步深刻威脅包括日本在內的地區和世界安全保障。

概觀回顧了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政策,指出該政策強化了美國與亞太友好國關係,尤其是奧巴馬去年5月訪問廣島和7月美韓達成部署薩德導彈(THAAD)所加強的日美、韓美同盟關係,敦促日美韓聯合製定具體的防備北韓對策。。

概觀回顧了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政策,指出該政策強化了美國與亞太友好國關係,尤其是奧巴馬去年5月訪問廣島和7月美韓達成部署薩德導彈(THAAD)所加強的日美、韓美同盟關係。

中國變化

概觀用了很大篇幅描述中國去年全力推進“一帶一路”的外交戰略,制定東中國海、南中國海的“兩海連動”策略來牽制日美在南中國海的行動,實施對日美強硬、對東盟融和的“強硬與協調並存的亞太外交”。

概觀根據中國軍艦去年6月侵犯東中國海的日本領海;8月中國近300艘漁船抵達東中國海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周邊海域作業,同時中國公船以近以往同期10倍的數量進入該海域和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宣布有關在中國海域發生相關案件的若干問題規定等,說明中國“獲取尖閣諸島的統治可能進入實行階段”,也可能反映了中國用報復日本在南中國海的行動,來警告日美在南中國海行動會連帶東中國海糾紛升級。

概觀指出,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外交去年加速,以鋪墊一帶一路的海上絲綢之路,“但中國在以經濟合作來謀求與東盟各國外交安定、發展同時,維護自國主權和權益的最終軍事動作不變,甚至進一步通過實戰軍演來展示其堅定維護主權和權益的意向。”

概觀指出奧巴馬政權“沒抑制(中國)在東中國海、南中國海漸進的擴張和高壓言行”。

專家評論

日本國際政策研究所客員研究員金田秀昭指出,中國1964年開始從大陸國家向海洋國家戰略變遷;經過1980年代時任中國提出東中國海“第一島鏈近海防禦”,把台灣、尖閣諸島在內的東中國海、南中國海囊括在“中國核心利益”的戰略第二階段,現在是中國通過大幅增長軍費,推進海軍為主的軍備現代化來完善了近海防禦、向遠洋防禦邁進的戰略第三階段。金田認為,中國推進的海洋防禦實質是爭奪海洋,其步驟是:“首先授意漁民去有爭議的海域作業,一旦與外國糾紛,中國公船就以保護漁民的名義出動,有時更出動軍艦示威,如有缺乏其他大國護守的島、礁,便乘虛佔領,然後建設軍事設施、駐軍。”

東京財團政策研究員小原凡司還指出,包括海洋行動在內的中國外交也與國內政治有關。他說:“去年6、7月中國在海洋糾紛問題上態度極為強硬,包括外長王毅與東盟外長在雲南開會時的無禮,引起印尼和馬來西亞反感。8月初中國漁船、公船忽然湧至尖閣諸島海域、8月6日中國《環球人物》推出了王毅特輯,這些都是中國為了籌備今年的黨大會,在北戴河調整方針和人事,習近平舉薦他支持的王毅進入政治局所部署的氣氛。北戴河會議結束的8月中旬後,中國外交又開始柔和,因為要籌備9月杭州二十國峰會,如果國際社會給中國難堪,會損壞習近平政權的權威。”小原認為,中國經常軟硬兼施外交,日本與周邊國家難免被翻弄,所以沒必要過分反應中國的態度,倒有必要理解中國國內政治的目的和戰略。

印太新概念

防衛省的概觀著重描述中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包括延伸到印度洋等東亞以外地區,指出印度10年來警惕中國海洋行動擴大到印度洋,也採取海洋戰略應對,例如與中國爭奪對海上要塞斯里蘭卡為主的印度洋地理關鍵國的影響力、積極針對中國與巴基斯坦構築“中巴經濟走廊”。而斯里蘭卡在努力與中、印保持外交平衡外,去年也開始深化與日、美關係,例如2月與美國舉行“夥伴關係對話”、5月通過與安倍會談,獲得日本兩艘巡邏艦。

概觀說,為了分化中國的“珍珠首飾戰略”構想,印度在本來沒什麼利益的南中國海也加強外交和安全力度,包括與越南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對去年海牙國際法庭宣判南中國海糾紛案當天即發表支持菲律賓的聲明等,指出包括印度、菲律賓在內,中國周邊大部分國家都對中國加強的海洋行動苦惱。

概觀也預測了美、俄關係和歐洲動盪可能影響的世界局勢,認為川普政權難以確保增加國防資金來“通過力量謀求和平”的外交核心,提出日本需要從傳統的日美同盟政策,向與韓國、澳大利亞、印度、東南亞等民主價值觀共有的國家結盟來維護和平環境和既定的國際秩序,戰略地平概念應擴大到“印度太平洋”,尤其現在與將來都應該重視東盟在此一地平內的作用,日本不僅要重視面向南中國海的沿岸國,還應重視對東盟內陸國的影響力和協助其提升國防能力。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