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團體指國際大型填海工程近8成”爛尾” 籲港府明日大嶼吸取教訓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右)及黃肇鴻表示,他們研究國際間13個類似香港交椅洲人工島面積、超過1千公頃的大型填海工程,當中接近8成”爛尾“。(美國之音 / 湯惠芸)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右)及黃肇鴻表示,他們研究國際間13個類似香港交椅洲人工島面積、超過1千公頃的大型填海工程,當中接近8成”爛尾“。(美國之音 / 湯惠芸)

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大型填海計劃,當中交椅洲人工島公眾諮詢將於星期五結束,多個民間團體發表研究報告反對相關填海工程。其中本土研究社早前發表報告顯示,國際間13個類似交椅洲人工島面積、超過1千公頃的大型填海工程,當中接近8成”爛尾”,背後涉及貪污、資金短缺等問題,質疑港府押注一場沒有勝算的”賭局”,有如”倒錢落海”,呼籲港府吸取外國失敗的教訓,不希望香港發展另一個引為國際笑柄的大型填海工程。

香港團體指國際大型填海工程近8成”爛尾” 籲港府明日大嶼吸取教訓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1:19 0:00

”明日大嶼願景”簡稱”明日大嶼”,是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大嶼山發展計劃,也是未來2、30年香港的長遠發展願景,項目計劃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興建大型人工島,預計填海面積高達1,700公頃。

研究指國際間類似交椅洲人工島8成爛尾

有關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的公眾諮詢將於星期五(3月31日)結束,多個民間團體先後發表研究報告反對相關填海工程。

其中本土研究社早前發表題為《問題島途:從全球大型填海工程看明日大嶼計劃的危機》研究報告,歷時超過1年進行研究,覆蓋全世界200個有海岸線的國家,由1986年至2022年間動工或已宣佈擱置的填海項目,整合相關填海工程的現況以及失敗原因。

研究報告找出國際間52個大型填海工程,當中24個即是46%的填海工程,出現至少一種涉及整體完成度的問題,包括空置、延誤超過兩年、停滯,以及擱置或部分擱置等問題。如果聚焦13個類似交椅洲人工島,填海面積1,000公頃或以上的項目,能夠完整完成的只有一個即是8%,當中多達10個即是77%的項目”爛尾”收場,出現空置、停滯或被腰斬,有項目落成後甚至被丟空30年。

團隊認為,港府如果繼續硬推”明日大嶼”計劃,形同”押注一場了無勝算的賭局”,呼籲港府吸取外國失敗的教訓。

呼籲港府思考大型填海是否適合繼續發展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研究發現國際間很多人工島的發展前景其實都有很多問題,因此報告名為”問題島途”,希望港府思考這種大型填海計劃是否適合在這個世界上繼續發展。

陳劍青表示,明日大嶼填海工程必須參考外國失敗的案例,不要一面倒唱好,香港交椅洲人工島就會成功。(美國之音 / 湯惠芸)
陳劍青表示,明日大嶼填海工程必須參考外國失敗的案例,不要一面倒唱好,香港交椅洲人工島就會成功。(美國之音 / 湯惠芸)

陳劍青說:"(國際間)有大規模的(人工)島其實都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在我們的報告都有涵蓋,無論違規貪污、規劃出現”走樣”、”爛尾”、工程有危機,最後建出來的樣子又不合乎預期,以及它(人工島)因為太大,所以又導致可能有一些經濟上的影響,很多這些原因所以其實我覺得相當值得參考,以及”可比性”很高,即是就著外國這些相類似(交椅洲)的人工島的經驗。"

新加坡填海影響環境引主權爭議

《問題島途》報告2月底發表後,引起發展局強烈回應,認為報告”立場先行”、”危言聳聽”,並列舉國際間多個”成功”的填海案例,包括新加坡濱海灣、丹麥哥本哈根北港以及深圳前海等,力證”明日大嶼”也能夠取得成功。

陳劍青表示,新加坡最新的填海工程都引起很多爭端,包括填海後令附近水域的水流減慢,影響當地的環境質素,甚至引起主權爭議,他認為港府引用這些所謂”成功”的案例並沒有認真地考察。

陳劍青說:"(新加坡)持續地與馬來西亞那邊的填海計劃有一些張力的,即是不是一個好像純粹講到人家填海就代表成功,它(港府)現在只是用一些相當抽象的數字講,人家的城市有多少成面積是填海(所得),但是它沒有將本身這些填海項目的案例很認真地去考察,我們其實在做的(研究)是不想停留在一個很表面去認識填海這件事情,而是深入一些去看那個案例。"

荷蘭思考”還地於海”

陳劍青表示,他們的研究報告嘗試深入去了解國際間的填海經驗,例如有”填海之國”之稱的荷蘭,近年基於環保的考量,已經不斷反思填海的問題,甚至思考”還地於海”,他認為港府不應該停留在老舊的填海發展思維。

陳劍青說:"你去看荷蘭即是常常說”填海之國”,但是人家現在對於填海這件事的反思已經很大,它們已經少做了很多圍著海(面)填完之後用來種植的模式,而是在新時代裡面例如面對氣候暖化、海水上升那些(問題),它們已經在想”還地於海”,即是不是live against the water(逆水而生),而是live with the water(與水共生),它們(荷蘭人)在思維上已經很大轉變,但是(香港)政府仍然在抄(襲)一些很老舊,以前在小學教科書學習那些很皮毛的知識,但這些皮毛知識跟我們去深入考察那個案例,真的很大分別,所以你見到深入去看這些案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很多的一些爭議、很多的議題。"

本土研究社冀香港勿步韓國松島後塵成國際笑柄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5:13 0:00


冀香港勿步南韓松島後慶成國際笑柄

至於港府引用南韓松島國際都市的人工島例子,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松島是國際間著名的大型填海城市失敗例子,包括很多土地出現空置、工程延誤多年、引資失敗、貪污,以及都市規劃願景走樣、公私合營下引發連串訴訟等問題,他們不希望香港發展另一個引為國際”笑柄”的大型填海工程。

黃肇鴻說:"松島就是因為在08、09年那時候金融海嘯,導致那時候資金鏈斷裂,如果出現這樣的經濟逆轉,其實會導致一個這麼大型的發展計劃會出現”半死不生”的狀態,我們很擔心就是現在這個松島很明顯成為了國際間規劃界的一個”笑柄”來的,我們不希望明日大嶼成為下一個。"

本土研究社指中東人工島沉沒有如”倒錢落海”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3:09 0:00


中東人工島沉沒如”倒錢落海”

黃肇鴻表示,報告也有研究中東巴林、卡塔爾及阿聯酋的人工島失敗案例,包括杜拜的棕櫚島及世界島工程,在金融海嘯之後,填海造地的人工島變成”無人要”,形容是名符其實的”倒錢落海”,甚至造成社會不公的現象。

黃肇鴻表示,中東一些人工島因為日久失修而沈沒,形容是名符其實的”倒錢落海”。(美國之音 / 湯惠芸)
黃肇鴻表示,中東一些人工島因為日久失修而沈沒,形容是名符其實的”倒錢落海”。(美國之音 / 湯惠芸)

黃肇鴻說:"現在有一個情況就是,有一些島因為日久失修是沉沒了,你見到這些就是名符其實的”倒錢落海”,另外就是你建出來其實大家都可以理解得到,這些(人工島上)的社區如果它透過一些地產項目去做融資的話,其實有些甚麼人會買呢﹖或者有些甚麼人投資呢﹖其實主要都是一些可能旅遊業、resort(度假區),或者是是一些豪宅項目,而這些發展計劃其實跟本身那個城市那個發展脈絡是很不同,導致甚麼情況呢﹖就是會有社區的隔閡,譬如一些低下階層其實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享用到這個新發展區,亦都會造成一個社會不公的狀態,這些其實不單在杜拜出現,在不同種類的大型發展計劃,如果透過填海去造的話,都會出現一個很類似的狀況。"

批港府諮詢被動不設公開論壇

對於港府去年底沒有大規模宣傳下展開交椅洲人工島公眾諮詢,在星期五即將結束之前,社會上都沒有大型的討論,陳劍青表示,其實民間的熱度仍然存在,但是港府沒有舉辦公眾論壇,不願意與市民直接對話,令民間的反應都變得相當被動。

陳劍青說:"因為那個(諮詢)渠道很窄,即是政府連一個公開可以讓人現身說法的論壇都沒有舉辦,導致大家一般市民已經可能採取一個”你(政府被動時、我(也)被動”的態度,即是會覺得你都不想聽我說話,我為甚麼要說話給你聽呢﹖即是一個這樣的態度,我覺得這樣去解釋現有的可能整體民情,對於這個(明日大嶼)主題的反應,變成政府自己可能就委任了一個專家小組自己在”自言自語”而已,它連可能去公開讓市民去問問題、直接對話的空間,以前可能還有這些諮詢會,現在是完全沒有的,所以你會見到一個很大的分別。"

不是一面倒唱好人工島就會成功

陳劍青強調,港府發展這麼龐大的明日大嶼填海工程,必須參考外國的案例,他批評港府只願意聽成功的案例,可能會令社會付上沉重的代價,他認為不是一面倒唱好,人工島就會成功。

陳劍青說:"但是現在你只可以講成功的(案例),你不可以看一些失敗的教訓,但”失敗乃成功之母”,但是它(港府)就不看的,所以我覺得我們這一種可能深度、扎實的一些研究,去看一些案例都是一種令到政府要正視這個問題的過程,我會看這件事情為一個過程,即是例如它這一刻不聽(民間意見),但是它最後去到一些真的很務實的狀況的時候,其實它就知道這些案例它沒有參考,它會得到一個很沉重的教訓,而社會亦都需要知道其實不只是”一面倒地唱好”那個(交椅洲)人工島,跟著那個人工島就會成功,而是我們要全面地看完究竟其實這件事(明日大嶼)是不是真的能夠做。"

本土研究社表示,對比香港,研究團隊認為明日大嶼項目暗藏不少世界各地案例曾發生的風險,例如明日大嶼準備設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可能與新界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重疊,埋下失敗的伏線;另外,港府亦計劃以公私合營合作模式,將規劃權交予發展商,團隊擔心難以平衡”7比3”的公私營房屋發展比例,令公營房屋的數目隨時”大縮水”,填海項目一旦出現”爛尾”,很大機會由政府以公帑包底,可能造成港府的財政危機。

經濟專家憂庫房被掏空影響聯繫匯率

香港發展局去年底公布”明日大嶼”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方案,最新估價增至超過港幣5,800億(超過743億美元)。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星期三(3月29日)聯同經濟學者、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召開記者會,發表《明日大嶼對香港的公共財政危機》報告表示,即使交椅洲人工島的賣地收入符合港府預期,並且成功發債融資,庫房亦會耗盡,他估計最快5年便會被掏空,而發債融資的債務更有可能在2041年滾存至超過7萬億港元(超過8,974億美元)。

香港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陳可淳(左)與經濟學者冠域商業及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質疑明日大嶼計劃可能會威脅香港公共財政的穩健性,影響聯繫匯率,甚至危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綠色和平社交網站圖片)
香港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陳可淳(左)與經濟學者冠域商業及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質疑明日大嶼計劃可能會威脅香港公共財政的穩健性,影響聯繫匯率,甚至危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綠色和平社交網站圖片)

關焯照表示,港府低估交椅洲人工島填海的支出,亦高估項目帶來的收入,更漠視目前香港經濟危機的源頭,強行借貸推動明日大嶼計劃,他形容有如”斷錯症、用錯藥”,港府財困亦難以成功發展明日大嶼規劃中的第三個核心商業區(CBD3),更有可能令香港的結構性財赤愈趨惡化,他警告明日大嶼計劃可能會威脅香港公共財政的穩健性,影響聯繫匯率,甚至危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環團建議先發展新界棕地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陳可淳表示,港府在財政前景不穩和規劃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優先發展新界的棕地,她強調單是新界北部都會區已有至少433公頃快熟棕地,當中100公頃更是閒置土地,而且鄰近新發展區,毋須額外興建大型交通運輸基建。

陳可淳批評,港府一直以明日大嶼及新界北部都會區兩個選項的造地成本作比較,是誤導公眾發展成本差不多,她認為做法有欠公允。

李家超重申明日大嶼北部都會共同發展

香港特首李家超星期二(3月28日)出席行會前見傳媒,回應到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最近接受傳媒訪問,質疑交椅洲人工島5,800億港元的估價”非常初步”,建議先發展新界北部都會區。

李家超表示,兩個項目在他去年10月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都有提及,他重申兩個項目都會推動,並強調要審視香港整體的土地供應,除了要提供足夠的土地,符合市民居住及經濟發展,還要顧及全世界競爭力的比較,他認為有足夠的土地才能夠發展經濟。

李家超表示,香港要在國際競爭中跑贏,土地供應是重要因素,有足夠土地才能有競爭力,從而發展經濟和商業”打贏對方”,他認為多年來土地限制成為香港競爭力的瓶頸,因此”眼光應該愈看愈遠、愈看愈大,不是愈看愈窄,愈看愈細。”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