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台解嚴25週年看兩岸關係與長久和平


台解嚴25週年看兩岸關係與長久和平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2:06 0:00

台灣一些團體7月15日舉行紀念解除戒嚴25週年的活動,馬英九總統出席有關活動並發表講話。一些媒體就台灣已故領導人蔣經國解除解嚴﹑推動憲政民主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發表了評論。有專家認為﹐台灣開放黨禁和報禁後民眾開始享有民主自由﹐兩岸在政治制度上拉近距離才能維持台海的長期和平穩定。

台灣在紀念蔣經國時期解除戒嚴這一歷史事件之際為當年的政治受難者舉行了追思儀式﹐曾被誤判犯有所謂包庇共諜罪並被投入監獄服刑的前台灣省財政廳長任顯群等三人被宣佈恢復名譽。台灣總統馬英九頒發了3位受難者的恢復名譽證書,並對受難者家屬表達歉意。他重申將持續改善兩岸關係,避免戰爭發生,以保障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這位台灣領導人強調,當政府侵犯人權時,必定比任何團體或個人侵犯人權更為嚴重,因此反省及善後補償等各項工作必須更加徹底,尤其目前執政的政府及政黨均與戒嚴時期都屬於國民黨。馬英九指出﹐過往歷史雖出現過政府侵犯人權之事件,但較少見到同一個政府及政黨願意建立制度恢復受難者名譽,並誠懇反省與認錯,向受難者及家屬表達歉意。他認為﹐他領導的政府和政黨之所以能誠懇反省﹑認錯和道歉﹐以及5年多前他自己因為特別費案遭到起訴後最重由獨立的司法還他清白﹐全靠自由及民主的力量催生所致。

1980年代中期開始,台灣開始出現以民進黨為主導的示威﹐要求徹底解除國民黨政府遷入島內後實施的戒嚴令。1987年7月14日,總統蔣經國宣告自同年7月15日凌晨零時起解除在台灣本島、澎湖與其它附屬島嶼實施的戒嚴令(簡稱“解嚴”),解除黨禁報禁﹐准許民眾赴大陸探親﹐以此開啟兩岸交流。從此﹐在台灣實施達38年零2個月的戒嚴令走入歷史。同時﹐中國大陸雖然進行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但在政治體制上繼續所謂“堅持黨的領導”的一黨專制。

台灣聯合報在紀念解嚴25週年的社論中指出﹐蔣經國解嚴後在台灣產生的解除黨禁報禁和開放兩岸交流架構使得兩岸關係與台灣的民主憲政出現麻花式交纏﹐也就是一方面因民意而維持兩岸交流﹐另一方面也因民意而建立兩岸區隔。

台灣中研院近代史教授陳儀深對美國之音表示﹐台灣在政治上的解嚴雖然是內部的改變﹐但對處理兩岸關係具有示範作用和長遠影響。

他說﹕“對﹐就是要統一的障礙當然就更大了。所以﹐看起來民主自由這個事情比較是內部的﹐而事實上在兩岸關係來講﹐就有這種互相合不合的一個重要指標﹐變得意義就很大了嘛。”

一些不贊成大陸借鑒台灣民主實踐經驗的觀點認為﹐大陸一旦真正地允許民間組黨結社及開放媒體自由﹐將會天下大亂。

台灣評論人士楊照在一篇分析台灣解嚴25年來出現的好壞變化的文章中認為﹐台灣解除黨禁報禁並沒有造成有人預言的社會動亂和道德淪喪﹐而是帶來了一人一票的普選制度和政黨輪替﹐促進社會穩定和進步。而且﹐文章指出﹐獨立的司法體系可以有效制衡貪官污吏﹐約束前總統陳水扁和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式的操守不良公職人員﹐追究以權謀私的權力濫用行為。

陳儀深認為﹐兩岸和平穩定能否持久或能否走向統一﹐與能否縮小政治制度上的差距有關﹐如果大陸方面繼續拒不開放黨禁報禁﹐堅持當前的壓制民主自由的做法﹐不僅會影響兩岸之間的和平穩定﹐也將妨礙兩岸走向統一。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