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野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召開記者會譴責蔣介石棺柩遭到潑漆的事件,不過,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則認為,應該去除蔣介石的威權象徵。
台灣在野黨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表示,轉型正義的前提條件就是功過並陳,也才能還原歷史真相,促進對話與和解。
他說:“但是民進黨在促轉條例通過的過程當中,以及通過之後,整個政府的態度,就是只談過、不談功,如果你只談過、不談功,怎麼還原歷史真相,只會埋下更多的仇恨種子。”
陳學聖委員還說,蔣介石棺柩遭潑漆不是單一事件,如果民進黨政府沒有明確的處理態度,未來台灣社會將出現更多激化對立的事件。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星期四(3月1號)召開一項名為“慈湖陵寢潑漆低級轉型正義”的記者會,除了譴責台獨人士對蔣介石的棺柩潑灑紅漆,也批評民進黨政府推行去蔣及去中化的台獨政策。
一些支持台灣獨立的年輕人在2月28號以突襲的方式對蔣介石的棺柩潑灑紅漆,並隨後發表聲明指出,繼續以台灣的資源供奉兩蔣陵寢,對獨裁者的膜拜沒有消失,轉型正義就不可能真正到來。
台灣立法院去年底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之後,有民眾認為,和蔣介石有關的路名或校名應該更改,不過,蔡英文總統則表示,把那段共同走過的痛苦,直接簡化為改名,是很可惜的事情。
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蔡寬裕表示,轉型正義如果要徹底落實,首先紀念蔣介石的中正紀念堂應該更名轉型,去除其威權象徵。
他說:“過去這種迫害人權的人物,公家還出經費做一個紀念堂,還再崇拜,這是非常矛盾的事情。”
台灣文化部已經舉辦幾場聽證會,希望就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問題尋求共識,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不論結果為何,在整個討論的過程當中,將交由人民以民主的程序來決定。
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擔任桃園縣長期間,規劃了兩蔣文化園區,希望能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訪,並促進當地觀光產業的發展,近年來這個園區也集中保管了來自於全台各地的蔣介石銅像。
現任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轉型正義不應該窄化成去蔣,兩蔣文化園區設置的目的,就是要卸除個人威權崇拜,著重歷史文化及觀光價值。
蔣家第4代、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表示,潑漆這種激烈並且逾越法律的行為,無法被台灣社會認同,他也感到非常痛心。至於移靈的問題,這必須由家屬共同決定。
台灣警方目前已經增加人力維護園區安全,以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由於潑漆行為已經觸犯毀損罪,警方也已經要求涉案者出面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