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海關官員最近注意到“中國製造”的兒童玩具被運回中國,於是開始懷疑。經過檢查,包裝不含有任何玩具,全部是偷獵的走私品。
中國犯罪集團過去從南非走私鮑魚和犀牛角,已經在南非建立的走私線路,現在開始走私象腳王蘭(Elephant’s Foot)。
這不是大象的腳。
這是一種多肉植物,含水,生長在南非乾旱的卡魯地區,灰色的褶皺很像個厚皮動物的軟墊。
科學家們說,這是正在以驚人速度被從荒野拔出的多肉植物的一種,很多是稀有植物,有些已經生長一百年了,現在頻臨絕種。
社交媒體的狂熱
多肉植物卡魯生物群是全球承認的生物多元地區,從納米比亞一直延伸到南非西開普省。
南非國家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科學家易卜拉欣(Ismail Ebrahim)說,“我們有世界其它地區沒有的非常特殊的植物,是南非遺產的一部分。”
他說,有些品種,尤其是肉錐花屬(conophytums)那樣的多肉植物,現在“瀕臨絕種”。
南非國家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說,大約150萬南非多肉植物過去三年中被從野外移除。
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分會最近組織參觀小卡魯盆地時,專家們對美國之音說,業餘植物學家和搜集人雖然永遠熱愛多肉植物,但它們在疫情以來獲得了更廣泛的粉絲基礎。該分會在協調打擊這個非法貿易。
人們在疫情封閉期間無法接觸自然,室內植物就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流行起來,網紅們開始讚美裝飾室內植物的美德。
南非自然保護協會(CapeNature)說,南非執法機構沒收的植物數量2018年以來增加了一倍多,僅去年就搜繳了24萬2千個多肉植物。
南非政府制定了國家行動計劃,試圖處理這個貿易。
走私集團
南非自然保護協會的執法專家吉爾登休斯(Paul Gildenhuys)參與打擊走私集團。
他說,南非法律禁止沒有批准就採集出口多肉植物,被抓後可能被判罰款或監禁。偷獵瀕臨危險的植物群的處罰最高,可被判40萬蘭特罰款或10年監禁。
南非自然保護協會說,去年有90多人被捕。感謝舉報,很多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車運送這些植物時被抓的。
但起訴經常導致相對少的罰款和緩刑,被抓的人也是走私集團的底層人員,即為國際集團挖掘這些植物的當地人。
但當地的高失業率和貧困讓偷獵多肉植物對南非人產生了吸引力,儘管掙錢很少。
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分會的福賽斯(Katherine Forsythe)說,“多肉植物卡魯很大,很荒涼,而且經濟機會十分有限,”“不幸的是,非法貿易的所有好處都流向海外,南非當地人得不到任何好處。”
吉爾登休斯說,偷獵的植物被發往中國或香港的一個地址,有時通過約翰內斯堡機場,但經常就是通過郵寄或快遞。
美國之音交談的官員們不希望給出具體的錢數,以免鼓勵多肉植物的貿易,但表示海外走私集團的利潤是巨大的。
南非自然保護協會執法官員布朗(Carl Brown)說,儘管有些南非多肉植物是向美國和歐盟非法走私,但中國佔主導地位。
南非自然保護協會說,西開普省2019年到2022年查獲的將近40萬個植物,98.7%是發到中國人的市場。
他對美國之音說,“幾十萬個多肉植物每週前往中國。”
布朗說,他認為中國的需求部分是因為城市中產階級的增加。
他說,“現在你有一般的中國公民有閒錢想買他們可以裝飾房屋的東西,你如果是生活在一個高層樓宇中,你就只有一定的空間。”他說有時室內植物是室內唯一的綠點。
布朗說,買家可能甚至不知道他們的植物是來自南非的走私植物,而且這個問題不像偷獵犀牛那樣引人注目。
但他強調這個貿易正在產生災難性影響。
他說,“一個被走私到中國的我手掌大的植物可能已經成活150年了,這是在生態系統中播種替代自己的植物之一,現在被移除了。”
南非自然保護協會說,互聯網和中國社交媒體上有不同的頁面銷售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的科學書籍最近也被翻成中文,讓人知道他們找什麼。
中國駐南非使館在電郵回答美國之音提出的問題時說,南非和中國一直在打擊此類犯罪上合作。
使館說,“多年來,兩國執法部門保持密切合作,打擊走私象牙、犀牛角和稀有植物等犯罪。我們的順利合作卓有成效,尤其是在情報分享、證據交換和逮捕嫌疑人方面。”
使館還說,中國駐南非外交使團多次提醒在南非的中國人和遊客注意不要隨意摘菜野生植物。
南非多望省小卡魯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