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日本或隨美對中國半導體新規 對貿易影響小但恐遭中國報復


資料照:一片電路板上的半導體芯片
資料照:一片電路板上的半導體芯片
日本或隨美對中國半導體新規 對貿易影響小但恐遭中國報復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1:43 0:00

日媒11月7日報導,關於美國對中國實施尖端半導體出口限制的規定,美國敦促日本等同盟國盡快與美國保持步調一致。專家認為,日本將選擇配合美國的規定,日中貿易往來項目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中國情緒化的反應令人擔憂。

隨美避開尖端半導體出口中國

《日經亞洲》11月7日報導,關於美國要求同盟國引入對中國實施尖端半導體出口限制的規定。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就此表示“日本和荷蘭可能會追隨我們”,計劃瞄準這兩個國家施壓,敦促盡快與美國保持步調一致。

拜登政府從10月起推出新法,禁止企業在半導體尖端技術、製造設備及相關人才方面與中國進行交易。這一新規中包含的措施是,即便是外國企業,只要了使用美國技術就不允許半導體出口。

日本生產了全球約15%的半導體,特別擅長為尖端晶元製造生產線。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市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月2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美方一再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企業進行惡意封鎖和打壓,脅迫盟友參與對華經濟遏制,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造成極大破壞。

趙立堅指出,中方希望相關國家從本國長遠利益和國際社會根本利益出發,獨立自主作出正確判斷。

環球時報11月2日指出,中日經濟互補性強,除了追隨美國之外,日本仍有更好的選擇,可以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聯手抵制美國的霸凌行徑。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鈴木一人(照片提供: 鈴木一人)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鈴木一人(照片提供: 鈴木一人)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鈴木一人(Kazuto Suzuki)認為,如果日本企業出口的商品中使用美國製造的技術和產品,美國也可以限制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即使產品目前不受美國監管,未來還是有遭受美國監管的風險。

鈴木一人對美國之音說:“基本上在半導體出口方面,日本與中國合作是不可能的。雖然對日本政府來說,在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中的平衡一直很困難,但這次美國基於國家安全的新法規側重於尖端半導體,日本幾乎不生產此類產品,所以只要迴避這類的技術或產品,其他的產品依然可以出口到中國,其實對於日本目前的經濟不會造成重大的損害。”

鈴木一人表示,日本維持與中國的經貿來往,對日本不只是經濟利益而已。如果日美之間發生問題,日中關係強化會對美國造成威脅,對日本也是一個與美國談判的籌碼。

台灣中興大學日韓總合研究中心執行長盧信吉指出,當前的岸田政府在5月時即通過《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強化半導體供應鏈、防止尖端技術外流等,預計2023年起分階段施行。

2022年7月19日自民黨經濟安全保障對策本部也提出政府將重點支持 “特定重要技術”基本方針草案,篩選特定重要技術避免外流至國外。

台灣中興大學日韓總合研究中心執行長盧信吉(照片提供: 盧信吉)
台灣中興大學日韓總合研究中心執行長盧信吉(照片提供: 盧信吉)

盧信吉告訴美國之音:“所以從整個日本政府的邏輯上來說,‘配合’是唯一的一個答案。可是這個唯一的選項會在某種程度上把日本跟美國的整個社會、整個政府的戰略通通劃上等號,所以日本政府必須更加配合當前美國對於其他或者是目前所設定的半導體的這個重要物資限制的政策。在這種double確認的情況下,對日本政府來說,美國的政策的這個配合,大概只剩下如何更加適切地去分配這些相關的比例而已。”

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碩士班教授蔡錫勳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指出,日本本月內閣會議將決定的《2022年度第2次補正預算案》中日美合作次世代研究據點的整備約3,500億日圓,先端製品的生產據點支持約4,500億日圓,由此可見,日本期待海外據點的工廠,脫離對於中國的依存。

他說:“大英帝國時代,誰能掌控海洋就能掌控全世界。現在是誰能掌控半導體,就能掌控21世紀。後安倍(時代)的國際秩序中,半導體不僅是安全保障或是經濟利益的考慮,日本為了擴大在世界的一個存在地位,勢必會配合美國,企圖奪回半導體主導權,避免中國取得半導體的一個優勢。”

日企或以轉投資規避管制

日本經濟產業相西村康稔在11月1日的記者會上就對中國出口的管製表示,“正在與美國溝通,將根據溝通情況,聽取國內企業的意見。”

《日經亞洲》指出,日本的半導體企業正在加強警惕,日本一家大型半導體製造設備企業表示擔憂:“如果中國的尖端半導體生產陷入停滯,日本具有優勢的附加值高的最新製造設備的需求將減弱。”

台灣中興大學日韓研究專家盧信吉認為,相較於政府,經濟利益很可能是民間企業的優先考慮順位。一旦企業在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下,還是必須透過更多的貿易模式避免不必要的貿易障礙。

他說:“對日本企業來說,它目前當下地的這個規避方法可能是透過更多、更新的一些轉投資的模式。可是長遠來說,對日本企業,它應該還是要採取透過遊說的方式政策來影響政府,然後進而設立一些有利於企業發展的這種社會環境,可能才是一種一勞永逸的方法。”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學者鈴木一人認為,日本的企業會充分研究美國的法規,雖然在尖端半導體的相關技術方面有所限制,但是還有很多項目是不在新法規的限制範圍之內。

他說:“例如日本有製作生產碳化矽基板的原件,這是一個需要相當尖端技術的項目,那很可能就會受到新法規的限制,但是其他的項目並沒有。這種區別是很明顯的,只要企業將產品與技術的區隔做好,根本不需要擔憂。”

鈴木一人表示,這次美國的法規終究是以美國自己的技術和產品為對象,當美國的企業因此從中國退出的時候,日本可能正好可以進場填補這個空白。

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碩士班教授蔡錫勳(照片提供: 蔡錫勳)
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碩士班教授蔡錫勳(照片提供: 蔡錫勳)

淡江大學教授蔡錫勳指出,1986年日本半導體市場佔有率就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日本採取政府帶領企業的“日本株式會社”(Japan Inc.)產業政策;半導體企業採用“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經營模式,這兩種模式確實奏效。之後美國學習研究日本產業政策後,半導體廠採用“垂直分割”(Vertical Disintegration),並和台灣台積電(TSMC)、聯電等晶圓代工連手,1992連奪回世界第一。

蔡錫勳說:“我認為最近的US-China Decoupling(美中脫鉤)政策類似‘垂直分割’。這次美國連手日本企業,也類似1980年代連手台灣晶圓代工Foundry。台灣半導體廠因此發達,日本企業應該也想如法炮製。現在日本政府重複1980年代的‘日本株式會社’產業政策,日本企業應該會再度跟隨政府的政策,企圖復活半導體,再度成為‘日の丸’產業(純國產的半導體發展策略)。”

中國恐對日大規模報復

2021年,日中貿易額達到3714億美元,同比增長17.1%。中國自日本進口2055億美元,增長17.7%。

對於在擁有巨大市場的中國的業務機會受到限制,日本的很多相關企業正在詳細評估對業務的影響。

東京大學教授鈴木一人表示,美國推出的新法主要基於國安考慮,針對與軍事有直接相關的人工智能和超級計算器的加以限制,這方面日本也認同有必要限制。

他說:“現在講究所謂的‘軍民融合’,因為軍用和民用的半導體基本上是相同的,美國認為軍事用途考慮優先,讓民用產品也受到限制,日本也能夠接受,其實最大的問題是中國對此的反應。日本實際上因為這個限制損失的經濟利益並不多,但是若中國因為情緒化的反應而有所報復,恐怕規模會相當大,這才是最需要擔心的。”

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碩士班教授蔡錫勳表示,一般人都對日中貿易有誤解,以為日本從中國賺很多錢,事實上,日本對中國的貿易往往是赤字。他引用日本財務省2022年10月20日公佈之《令和4年9月份貿易統計(速報)概要》指出, 9月份日本輸出中國1.732萬億日圓,從中國輸入2.3078萬億日圓,日本貿易赤字5,759億日圓。但是日本輸出中國半導體等製造裝置的金額增加31.4%,半導體等電子零件增加20.1%。

蔡錫勳說:“從貿易額來看,日本長期對中貿易逆差,如何改善是要點。單純從半導體而言,日本對中國輸出增加,也就是會影響到這些企業利益。若是日本漸少半導體相關輸出,中國從歐洲進口的話,就會造成將市場拱手讓給歐洲。因此日本一直以G7(七國集團)為主戰場,而不是只有日美而已。”

日本也在觀察歐盟與韓國關於美國這次限制禁令的動向,其中韓國對中國出口半導體佔其本國半導體出口的6成,三星電子在中國擁有半導體工廠。分析人士認為,此前顧及中美雙方、維持平衡外交的韓國將面臨選邊站的困難。

美國為了鞏固半導體上游供應鏈並與中國抗衡,正積極拉攏台灣、韓國、日本組成“芯片四方聯盟”(Chip 4)。

台灣中興大學日韓總合研究中心執行長盧信吉表示,其他國家基於國家安全與經濟選項優先級的調整,未必願意如同日本一般配合美國。像是鄰近的韓國在組建CHIP 4方面就比較被動就與日本有所差異。

他說:“這樣的情況也說明了韓國它比較願意退而求其次去選擇經濟面向這樣的一個的選項。所以比較特別應該去注意的是,這種代表韓國當前某種外交政策立場的表態方式的話,在整個外交政策的執行過程當中,隨時可能因為某一些重要物資的供給、或者是重要商業市場的價值轉向,從而改變整個政策的精神。”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