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年終報導:拜習會晤使不斷下滑的關係穩定下來,美對華戰略的爭論繼續


美國總統拜登2022年11月14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20國峰會外圍舉行面對面會談。(路透社)
美國總統拜登2022年11月14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20國峰會外圍舉行面對面會談。(路透社)
年終報導:拜習會晤使不斷下滑的關係穩定下來,美對華戰略的爭論繼續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8:15 0:00

2022年,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的背景下,美國拜登政府仍然把中國視為“後果最為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但強調美國並不尋求與中國爆發衝突,也不尋求冷戰。自特朗普政府時期就不斷惡化的美中關係繼續螺旋式下滑,直到11月中旬,拜登總統在印尼巴厘島參加20國集團峰會間隙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舉行面對面的會晤,美中關係才有所企穩。但是圍繞拜登政府既競爭又合作的對華戰略是否存在內在不協調的辯論仍在繼續。

拜登政府打造聯盟網絡,對抗中國這個最嚴峻的長期挑戰

2022年2月,白宮公佈《美國印度-太平洋戰略》,尋求“通過一個牢固和互相加強的聯盟網絡”而打造“自由與開放的印太”。該文件誓言承諾向印太地區投入更多的外交與安全資源,以抗衡華盛頓所說的中國試圖在該地區建立勢力範圍並成為世界影響力最大國家的舉措。

5月26日,布林肯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有關中國政策的演說時這樣定義中國:“中國是唯一不僅具有重塑國際秩序的意圖——其日益增強的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又使之具備這樣做的能力的國家。北京的願景將使我們遠離過去75年來保障世界持續進步的普世價值觀。同時,中國是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應對從氣候到新冠疫情等各種挑戰的能力的一部分。”

布林肯表示要與盟友和夥伴合作,以協調一致的反應來對抗中國,捍衛人權與民主價值觀,投資於美國工人、公司和技術,並“堅持公平的競爭環境”。

為了更好的與中國展開戰略競爭,拜登政府5月23日開啟他就任以來的首次東亞之行,在東京正式宣布“印太經濟框架”,並主導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同時表明協防颱灣的決心,發出美國強勢重返亞太的信號。今年11月,拜登總統在柬埔寨金邊參加美國與東盟峰會期間,把美國與東盟的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稱東盟地區是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

基本上延續特朗普的對華關稅和出口管制,推出印太經濟框架

在雙邊貿易領域,拜登政府並未像一些人所期望的那樣,取消對中國產品徵收的關稅,而是繼續把貿易政策作為整體對華競爭政策的一部分,同時根據國內的需要,對某些產品進行關稅豁免。

拜登總統8月9日還把總投資為2800億美元的《芯片與科學法案》簽署成法律,以振興美國的芯片製造業,抗衡中國。與此同時,美國國土安全部也開始實施《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禁止從中國新疆地區進口產品,除非能夠證明這些產品不涉及強迫勞動。

為了繼續保持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的競爭優勢,拜登政府正在建立它所說的“小院高牆”,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技術出口控制。今年以來,美國商務部把更多的中國實體列入其“未經核實清單”或“實體清單”和“軍事終端用戶清單”。而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對向中國出口先進計算機和半導體實施新的出口管制。

台灣問題仍是美中關係最敏感的問題

除了在貿易、人權、香港、宗教自由以及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上的立場等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以外,人們普遍擔心美中兩國更可能在台灣問題上爆發衝突。近年來,北京一直在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並不斷派遣軍機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造成兩岸局勢的持續緊張。外界一直擔心習近平在中共20大上獲得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任期後將加大通過武力統一台灣的步伐。

8月2日,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抵達台灣訪問,以顯示美國對台灣的堅定承諾。儘管此前也有不少國會議員都相繼訪問過台灣,但佩洛西是25年來訪問台灣的最高級美國官員。

2022年8月3日,台灣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會晤
2022年8月3日,台灣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會晤

三天後,中國連續多日在台灣周邊海空域舉行大規模的封鎖和實彈演習,急劇升高了台海的緊張局勢。此前,北京一直在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並不斷派遣軍機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

拜登總統9月21日在聯大的發言中談及美中之間的競爭時表示,“我們不尋求衝突。 我們不尋求冷戰。我們不要求任何國家在美國或任何其他夥伴之間做出選擇。但美國將問心無愧地推動我們對自由、開放、安全和繁榮世界的願景。”

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把中國視為“後果最為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

在布林肯發表了有關中國政策的演講近半年後,即2022年10月12日,拜登政府推出了一再被拖延的國家安全戰略,強調深化民主聯盟來應對中國與俄羅斯這樣的威權崛起,並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對美國來說“後果最為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

10月27日發布的美國國防戰略說,“對美國國家安全最廣泛和最嚴峻的挑戰,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塑印太地區及國際體系,以滿足其利益及威權偏好的脅迫性和日益咄咄逼人的作為。”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在意大利羅馬的Cavalieri希爾頓酒店就烏克蘭局勢舉行會談。(2022年3月14日)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在意大利羅馬的Cavalieri希爾頓酒店就烏克蘭局勢舉行會談。(2022年3月14日)

不過,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10月12日在談到國家安全戰略時說,美國也尋求與中國在一些領域進行合作。

他說:“我們將在可能的情況下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不是作為一種恩惠,也不是為了我們的原則而進行交換,而是因為一起努力解決共同問題是世界對負責任大國的期望,而且也因為這符合我們的利益。”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也表示,“在一條軌道上,我們將與任何國家合作,包括我們的競爭對手,我們願意在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中建設性地應對共同挑戰,同時努力加強國際機構。在另一條軌道上,我們將深化與我們聯盟核心的民主國家的合作,建立強大、有彈性和相輔相成的關係,證明民主國家可以為他們的人民和世界帶來好處。”

特朗普政府官員:鼓勵與北京在氣候問題上合作“造成了危險的矛盾”

不過,華府外交政策圈對拜登政府這種與中國既競爭又呼籲合作的戰略提出了批評。

在特朗普政府時期擔任副國家安全顧問的納迪雅·夏德羅(Nadia Schadlow) 10月23日在《華爾街日報》上撰文說,拜登政府把中國稱為是美國“後果最為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值得稱讚,但它的國家安全戰略稱氣候變化是對美國的“生死攸關的”威脅,並鼓勵與北京在這個問題上合作,“造成了一個危險的矛盾”。

“對氣候問題的關注將使美國更難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並降低美國成功的持續減少碳排放的可能性,”她在文章中說。

她認為,該文件呼籲,任何國家“都不應因為雙邊分歧而在像氣候危機這樣生死攸關的跨國問題上阻止進步”,這使“美國的利益淪為戰術上的不便”。

這位哈德遜研究所和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員還批評說,這份文件提出美中兩國必須“和平共處,共同分享人類進步並為之作出貢獻”是一種脫離現實的“願景式措辭”。

“問題是,這兩個國家對人類進步以及這種進步的政治和經濟基礎的看法是不同的,”她說。

索博利克:既競爭又合作的戰略存在內在的不協調

針對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研究員邁克爾·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做出了這樣的總結:“拜登政府的基本信念是,一方面,中國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美國的對手,它不僅是對美國,而且是對21世紀所有民主國家的最大戰略挑戰。另一方面,他們也認為我們面臨著非常大的共同問題,比如氣候變化,我們必須與中國合作。如果我們想解決這些國際問題,我們別無選擇。拜登政府認為,他們可以同時做到這兩件事,而不犧牲任何一個議程。”

他認為,這只不過是拜登政府的一廂情願而已。

“在對華政策上,感覺拜登政府正在進入一個欄圈,因為他們試圖同時做兩件非常困難和相互矛盾的事情。所以我認為,隨著他們繼續嘗試這樣做,他們完成事情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他說。

索博利克說,這是因為這之間存在內在的不協調。

“只要拜登政府堅持這種合作與競爭並存的二元論對華政策,不僅他們的對華政策會步履蹣跚,我們的競爭地位也不會取得應有的進展,”他說。

庫珀:沒有其他的替代方案

對於拜登政府既把中國當作最大競爭對手又要與之合作提出的批評,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扎克·庫珀(Zack Cooper)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這樣回應:“我不認為有任何替代方案,我想這會是我的論點。顯然,目前對中國採取合作的方式、一個全面合作的方式可能行不通。”

這位前白宮國安會官員認為,當拜登團隊中的許多人在奧巴馬政府執政時,他們嘗試了一種主要是合作的方式,但當時似乎行不通。因此,沒有太多理由認為它現在會在更加自信的習近平身上奏效。另一方面,完全對抗的做法是弄巧成拙的。這將使美國失去我們在亞洲及其他地區的許多盟友和夥伴。

“所以,我認為現實情況是,這種關係將包含競爭的元素和合作的元素。問題是,我們真的把這二個元素的比例搞對了嗎?我認為拜登團隊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以美國人民能夠理解和支持的方式闡明這一戰略。我不確定他們做到了這一點,”他說。

庫珀認為,很多美國人都想要一個更清晰的敘事,而這種合作與競爭的結合有點太複雜了,很多人無法理解。在他看來,拜登政府對競爭與合作的拿捏程度距離理想狀況不是那麼遠,但他認為他們在這個問題上的政治工作還有待改善。

帕特里夏·金:美對華政策應設計多重元素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兼東亞政策研究中心外交政策研究員帕特里夏·金(Patricia Kim)在一次研討會上談到美中關係時也表示,美國的對華政策應當涉及競爭、必要時對抗並在有共同利益領域進行合作的多重元素。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構想。坦率地說,它可以用來描述任何關係,無論你是與友好國家還是與對手打交道,你總是有相互衝突的利益,也有共同的利益。這是生活的事實,”她說。

但帕特里夏·金說,美中關係中最糟糕的情況顯然是陷入一場雙方都不想或從中受益的戰爭。

“當然,全世界現在關注的就是台灣海峽。我們看到中國在該海峽的軍事活動不斷增加,美國領導人和台灣領導人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他們採取更多行動來對抗中國的壓力。這正在導致緊張局勢的升級。因此,在台灣海峽捲入一場戰爭對所有參與方來說都將是毀滅性的。這是我們真正需要避免的事情,”她說。

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需要“道路修正”?

她和她的同事呼籲拜登政府對它的對華政策進行“道路修正”(course correction)。在他們看來,美國決策者所面臨的問題不是他們是否應該對中國採取“更強硬”還是“更軟弱”的姿態,而是如何採取一個更明智的做法來更好的保護美國的核心利益。

他們在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包括鞏固美國未來十年的技術領先地位、在中國周邊為美國利益建立更有利的環境、與中國建立更持久和更有成效的關係、擴大降低風險的視角等。

這些建議的共同主線是,美國的政策應該以美國的長期國家利益以及中國與這些利益的關係為依據。報告總結說,“在今後的幾十年裡,中國將在世界舞台上擁有巨大的潛力,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壞事。一種更加以利益為導向的方法將使美國的伙伴們相信,美國的對華政策是圍繞著一個連貫的案例理論組織起來的,而不是簡單地對中國的舉措做出反應,也不是受無休止地追求國內政治得分的指導。”

索博利克:應看清中國的真面目

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研究員索博利克對拜登政府的建議則是,美國必須選擇一條道路並在那裡將你的影響最大化。他認為,美國應該看清中國的真面目,即它絕對是一個競爭對手,而且也是一個敵手(an adversary)。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難以置信的威脅。與他們對我們的盟友和美國人民構成的威脅相比,我們與他們的任何共同利益都相形見絀。但只要拜登政府試圖在同一時間做太多的事情,我們的對華政策會有一些亮點,但也會步履蹣跚,並有可能成為它本應該樣子的一個陰影。所以我希望政府能認識到這一點並重新調整,”他說。

他補充道,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們會這麼做。

辛格爾頓:把與北京的競爭誤認為是目的

華盛頓非黨派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的高級研究員克雷格·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認為,當前美國圍繞中國的辯論——具體體現在拜登政府最近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中——有不必要的重複以前的辯論的風險。

“西方領導人和政策制定者把與北京的競爭誤認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迴避了界定西方對中國的最終理想狀態的艱苦工作,”他對美國之音表示。

他還認為,華盛頓目前的做法依據的是一個正在快速消退的單極世界時期,而不是即將到來的多極時刻的可能性以及這種秩序將帶來的負擔分攤的所有機會。

以民主與專制劃線疏遠合作夥伴

在他看來,更糟糕的是,白宮以民主或專制區分世界各國,讓它們相互對立,這種做法有可能疏遠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而這些合作夥伴可能不是無懈可擊的民主國家,但與華盛頓一樣對中國的好戰感到關切,並對把比較陳舊的基於規則的秩序進行更新而不是推翻它有既得利益。

考慮到美中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發生衝突的現實危險,拜登政府一直強調保持溝通渠道暢通的必要性,負責任的管控兩國之間的分歧。

拜習首次面對面會晤給關係設置下線,但美中關係仍將面臨嚴峻挑戰

11月14日,拜登總統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印尼巴厘島參加20國集團峰會間隙舉行拜登就任總統以來兩人之間的首次面對面會晤。雙方都把這次會晤稱為是“深入、坦率和有建設性的”。

“作為我們兩國的領導人,我認為我們有共同的責任表明,中國和美國能夠管理我們的分歧,防止競爭演變成靠近衝突的事態,同時設法在要求我們互相合作的緊急全球性問題上進行合作,”拜登在會談正式開始後的開場白中說。

這次持續了近3個小時的會談超過了一些專家此前的期待,使雙邊關係得以穩定下來。除了恢復在一些領域的對話以外,布林肯國務卿將於明年初訪華。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庫珀說,國務卿布林肯的訪華將是積極的一步,但拜習會晤以及布林肯的訪華等並不意味著美中關係將取得任何重大突破。

他說:“我認為未來幾年我們仍將管理美中關係中一系列非常、非常緊張的問題,所以這更多的是為兩國關係設置一個下線以確保它不會變得更糟,而不是為關係取得戲劇性的改善做鋪墊。”

這位研究美中關係的專家說,由於預期成為眾議院議長的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 計劃在2023年初訪問台灣,美國將開始大選的初選程序等因素,台灣問題仍將對美中關係帶來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2023年。

**2022年美中關係大事記**

2022年2月7日– 美國商務部把33家中國實體列入“未經核實清單”,其中大多數是電子公司,也有光學公司和政府實驗室。該清單與它的“實體清單”和“軍事終端用戶清單”有重疊。

2022年2月11日– 白宮公佈《美國印太戰略》審議文件,承諾向印太地區投入更多的外交與安全資源,抗衡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2022年2月16日–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向國會提交年度評估報告,稱中國沒有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及美中兩年前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2022年3月1日–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2022年貿易政策議程和2021年度報告,加倍強調與中國的競爭。

2022年3月14日–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時任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在羅馬舉行會晤。

2022年3月18日– 拜登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的首次電話會議。這也是兩位領導人2021年11月舉行首次視頻會晤以來的第一次直接對話。

2022年3月23日–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將恢復對352種被豁免關稅的中國產品徵收關稅。

2022年4月20日–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與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通話。這是拜登總統上台以來這兩位國防官員之間的首次對話。

2022年4月27日–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有關知識產權保護和執法的《特別301報告》,繼續把中國列入優先觀察名單。

2022年5月5日– 美國國務院更新官網上有關美台關係的“事實清單”(Fact Sheet),刪除1979年《美中建交公報》當中有關“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敘述,同時移除“美國不支持台獨”的說法。

2022年5月18日–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進行電話交談。白宮稱,這次對話是兩人3月14日在羅馬會晤後的後續溝通。

2022年5月23日– 拜登總統首訪亞洲,在東京正式公佈“印太經濟框架”,並主導“四方”安全對話機制領導人峰會,並明確表示,如果中國入侵台灣,美國願意軍事介入來保衛台灣。

2022年5月24日– 中國氣候問題特使解振華與美國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舉行會晤,承諾在氣候問題上進行合作。

2022年5月26日- 布林肯國務卿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有關中國政策的演說。

2022年6月10日– 美國防部長奧斯汀與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新加坡舉行香格里拉對話期間首次舉行會晤。

2022年6月13日–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在盧森堡舉行會晤。這是兩人之間今年的第二次面對面會晤和第三次對話。

2022年6月21日– 去年12月成為法律的《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開始生效。該法律禁止進口來自新疆的產品,除非能夠核實這些產品不是由強迫勞動生產的。

2022年7月9日– 美國國務院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在羅馬參加20國集團外長會議間隙舉行會晤。

2022年7月27日– 參議院通過了總額高達2800億美元的《芯片與科學法案》,以振興美國的芯片製造業,抗衡中國。

2022年7月28日– 國會眾議院通過了《芯片與科學法案》。同天,拜登與習近平進行了兩個小時的電話通話,討論兩國之間的合作以及與台灣和烏克蘭等有關議題。

2022年8月2日–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抵達台灣訪問。她是25年來訪問台灣的最高級美國官員。

2022年8月5日- 中國外交部宣布針對佩洛西訪台的反制措施,包括取消安排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和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並暫停中美非法移民遣返合作、中美刑事司法協助合作、中美打擊跨國犯罪合作、中美禁毒合作以及中美氣候變化商談。

2022年8月9日– 拜登總統簽署《芯片與科學法案》。

2022年8月23日– 美國商務部把中國7家有關太空、航空航天及相關技術實體加入到出口控制名單,嚴格限制它們獲得《出口管理條例》(EAR)規定的商品、軟件和技術。

2022年8月26日– 美國和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就審計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達成協議。

2022年9月23日– 中國外長王毅在紐約參加聯大會議期間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

2022年10月7日– 美國商務部對向中國出口先進計算機和半導體實施新的出口管制。

2022年10月12日– 拜登政府公佈國家安全戰略,強調深化民主聯盟來應對中國與俄羅斯這樣的威權崛起。

2022年10月27日- 美國防部公佈最新國防安全戰略,稱俄羅斯是迫切威脅,中國是最重大的長期安全挑戰。

2022年11月14日– 拜登與習近平在印尼巴厘島參加20國集團峰會間隙舉行拜登就任總統以來兩人之間的首次面對面會晤。雙方都把這次會晤稱為是“深入、坦率和有建設性的”。

2022年11月18日-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泰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部長級會議期間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舉行會晤,討論雙邊貿易問題。

2022年11月21日- 美中國防部長在柬埔寨出席第九屆東盟防長擴大會議期間進行了約一個半小時的會談,恢復一度中斷的高層軍事交流。

2011年11月23日-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進一步延長中國“301條款調查”中與新冠疫情相關產品的關稅豁免。

2022年11月25日– 中國國務院宣布把95個美國商品的關稅豁免延長到明年的5月31日。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