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美台在華盛頓舉行國際組織工作組會議 助台參與世衛大會是近程目標之一


總部在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資料照
總部在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資料照
美台在華盛頓舉行國際組織工作組會議 助台參與世衛大會是近程目標之一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6:21 0:00

美國和台灣官員星期一(4月10日)在華盛頓針對如何支持台灣擴大參與聯合國體係與其他非聯合國體系的國際組織舉行了工作組會議,雙方聚焦的近程目標包括5月將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WHA)。

美國國務院星期二在一個聲明中說,在美國在台協會(AIT)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的召集下,美國國務院、台灣外交部及其他部門的代表星期一在華盛頓針對如何擴大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及其他國際論壇的議題進行了諮商,雙方的討論聚焦於支持台灣擴大參與世界衛生大會以及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同時也包括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非聯合國體系的國際、地區及多邊組織。

聲明說,與會者針對如何應對全球挑戰交換了看法,包括全球公共衛生、航空安全、氣候變化與環境,以及共同加強技術標準與經濟合作等議題。美方與會者強調了台灣在許多全球關注領域帶來的世界級專長,包括衛生、食品安全、綠色航空燃料和強化女性經濟及政治賦權等,並重申美國對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國際民航組織的承諾。

“所有與會者都體認到與理念相近夥伴緊密合作的重要性,這些夥伴對於那些欲將台灣排除在國際社會外的企圖有著共同的關切,”聲明說。

2021年10月,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發表聲明,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系統。布林肯在那項聲明中說:“在國際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一系列錯綜複雜的全球性問題之時,讓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能幫助解決這些問題極其重要。這包括生活在台灣的2400萬人民在內。台灣在聯合國系統內的有意義的參與不是一個政治問題,而是一個務實的問題。”

美台官員定期舉行國際組織工作組會議,上一次會議是在去年10月舉行的。

自1971年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後,台灣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即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從那以後台灣失去了參與聯合國體系的資格。

北京當局稱,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該決議徹底解決了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但台灣政府說,2758號決議只處理聯合國體系內中國代表權的問題,該決議完全沒有提及台灣,更沒有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台灣是其領土一部分的主張。

在公元2000年與中國友好的國民黨籍總統馬英九的政府上台後,台灣曾獲邀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每年一度的世界衛生大會,也曾接到國際民航組織總幹事的邀請以貴賓身份出席該組織每三年一次的大會。

2016年5月,被認為立場傾向台灣獨立的民進黨籍總統蔡英文的政府上台後,世衛大會當年在北京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前提下仍然對台灣發出邀請出席大會,但從2017年開始,台灣就未曾再接到世衛組織的邀請出席世衛大會,也未能參加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國際民航組織大會。

世界銀行華盛頓總部外張貼的春季會議圖案。(2023年4月10日,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世界銀行華盛頓總部外張貼的春季會議圖案。(2023年4月10日,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這個星期,聯合國體系下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在華盛頓舉行春季會議。中國高級官員將親自出席,這是因COVID-19防疫限制措施只能視頻參與會議三年來中國官員首次來華盛頓與會。

但是台灣卻已多年無法參與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此,台灣對外關係協會秘書長及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教授黃奎博(Kwei-Bo Huang)有所感概。

星期一,在喬治華盛頓大學西格爾亞洲研究中心一場關於台灣國際空間的演講中,黃奎博說,他在演講前經過這兩個聯合國專門機構的大樓,見到的景象讓他非常感概,因為台灣不但無法參與聯合國體系,要參與其他國際組織也是困難重重。

同時也是台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的黃奎博指出,台灣在追求國際空間時面對三個窘境,首先是名稱與身份問題。由於涉及與中國之間的主權爭議,因此台灣要參與國際組織只能在台海兩岸關係的現實下做彈性或有創意的考慮,這也是為何在一些國際組織,例如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台灣使用的是“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稱。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系副教授及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奎博在位於華盛頓的喬治華盛頓大學西格爾亞洲研究中心發表演講。(2023年4月10日,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系副教授及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奎博在位於華盛頓的喬治華盛頓大學西格爾亞洲研究中心發表演講。(2023年4月10日,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其次,黃奎博說,雖然台灣需要理念相近國家與邦交國在國際組織為台灣的參與發聲,但在實務上只有邦交國能在國際組織中採取具體的法律行動,例如根據組織章程提出法律文件為台灣爭取參與資格。最後便是台灣有限資源的分配問題。他舉例說,如果台灣要爭取歐洲無邦交國家的支持就可能必須運用一些資源,但對台灣有邦交國家的協助便會發生排擠作用,導致能提供的資金或資源受到限制。

曾在馬英九政府時期擔任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的黃奎博表示,在民進黨政府下台灣邦交國至今只剩13個,就算國民黨重返執政,這種外交情勢也是不可逆轉的,因此他認為台灣要爭取更多國際空間,就必須在台北、北京和華盛頓三方尋求最大共識,那就是台北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北京的“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以及華盛頓在“一個中國政策”下支持台灣參與不需主權身份的國際組織。

這場對學生的演講原本是在“查塔姆守則”(chatham House rule)下進行,也就是與會者身份不得公開,但是美國之音在取得黃奎博的同意下得以報導其講話內容。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