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威脅促美台尋求新經貿協議 深化實質關係


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經貿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右起第二位)2022年6月30日在華盛頓與美國副貿易代表沙拉·比亞奇(左起第二位)會面。(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提供)
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經貿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右起第二位)2022年6月30日在華盛頓與美國副貿易代表沙拉·比亞奇(左起第二位)會面。(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提供)
中國威脅促美台尋求新經貿協議 深化實質關係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4:46 0:00

在美中關係不斷惡化、台海局勢日趨緊張之際,美國和台灣最近進行了一次對深化雙方關係極具現實意義的經濟談判,預計這一談判將對美台關係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美台之間的安全防務關係近年來不斷加深,但在經貿領域的很多方面多年來一直止步不前,被認為是雙方關係發展和台海安全局勢的一大缺陷和隱患。為了打破這一局面,美台在今年6月推出了《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並在上星期二(11月8日)舉行首次談判。

在為期兩天的談判會議結束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此次談判“頗富成效”,將在“最近的未來”舉行更多的會晤。台灣方面也表示,與會代表在此次會議上均展現“極高”的意願,會議成果非常正面及具建設性。台灣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的一份新聞稿還說,這次討論議題相當廣泛,主要著重在雙方就各自整體法制面的異同,以及維護對雙方企業有利經營環境的政策作法等交換意見。

蔡英文總統星期一(11月14日)在會晤華盛頓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AP)時也表示,未來,台灣和美國將召開更多的會議,促進貿易領域的合作。

動力前所未有

美國和台灣早在1994年就曾經簽署了《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到去年為止已經進行了十多輪會談,但是總體來說進展十分有限,台灣曾在很長時間裡禁止含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導致雙方間的這個溝通平台停擺多年。

去年初台灣解除對美國豬肉的進口限制後,目前這一障礙被認為已經基本消除,但是分析人士指出,促使雙方積極投入新一輪談判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台海安全局勢和美中關係惡化等非經濟因素。

台海局勢幾十年來處於緊張狀態,近年來更是急轉直下,從美國軍方到戰略觀察人士,人們越來越多地談論中國在未來幾年武力攻台的可能性。台灣面積雖小,但作為世界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卻在世界經濟格局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其與美中兩國的經濟連結直接關係到地區安全與穩定。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說,與台灣的貿易談判當然有經濟價值,台灣是美國的前10大貿易夥伴之一,全球供應鏈的關鍵部分,但談判同時也極具地緣戰略意義。

他對美國之音說:“我認為,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向台灣和中國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即我們將投資於與台灣的伙伴關係,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關係。因此,我確實認為這具有一定的地緣政治動力或動機。自我們在1994年開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談判以來我們一直缺乏這種動力。”

無論是美國和台灣,各自與中國的經濟聯繫都遠大於彼此間的貿易。據台灣財政部的數據,2021年對中國大陸的出口為1889.1億美元,相比之下,對美國的出口僅657億美元。美國商業新聞網CNBC的一篇報導說,過去五年,台灣從中國大陸的進口激增約87%,而從美國進口增長44%。世界貿易組織的一份研究報告說,2020年台灣近45%的出口以中國大陸和香港為目的地,相比之下,美國僅佔14.5%。在地區地緣政治惡化的背景之下,雙方都在竭力致力於加強彼此的經濟聯繫,確保不至於過度依賴中國。

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表示,該倡議不僅旨在增加美國和台灣之間的貿易量和合作,而且“也是一個機會來協助台灣建立其韌性,確保我們之間能有具韌性及安全的供應鏈。”

喬治梅森大學莫卡特中心(Mercatus Center) 資深研究員、財政部前副助理部長克里斯汀·麥克丹尼爾(Christine McDaniel)說,雙方都顯得對這次面對面第一輪談判感到滿意。

她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就自貿協定的經濟、潛在經濟影響而言,預計美國的受益並不大,協定背後的一些驅動力是非經濟因素。她說:“這並不是美國和台灣第一次討論正式的貿易協議,但現在看來,美國方面的政治興趣很濃厚。事實上,美台自由貿易協定是目前共和黨和民主黨在貿易和貿易政策方面達成的唯一共識之一,所以這是推動它(美台貿易協議)通過、或至少推動它前進的一個動力。”

除了財政部外,還曾經在白宮、貿易代表辦公室、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等部門任職的麥克丹尼爾說,美國與其他國家拓展經貿關係往往並不只是基於經濟考慮。她說,如果你看一下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的國家你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像摩洛哥、約旦、巴林等這樣的小國,這確實顯示有非經濟因素的考慮。

麥克丹尼爾回憶說,2000年末2001年時,她在獨立的政府機構--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工作。當時她們被要求研究美國台灣自由貿易協定的潛在經濟影響,她們做了經濟分析、建模等等,發現美國會稍有所受益。

但是,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這些談判沒有取得成果,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在農業部門摩擦,但也有非經濟因素在起作用,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是當時並不想惹惱中國,然而現在已時過境遷。她說:“但是現在,因為非經濟地緣政治因素可能更傾向於這樣做(談判),也許美國願意忽略一些他們以前不願意忽略的在台灣市場准入方面的摩擦。”

《倡議》或開風氣之先

為了在國際上孤立台灣,中國多年來一直試圖在國際貿易中將台灣邊緣化。台灣雖然是世界貿易組織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論壇的成員,但它不是兩個最大的區域貿易組織——《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成員。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克拉克·帕卡德(Clark Packard)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國在強調其在亞洲的安全角色的同時對其經濟影響力重視不夠。他說,出於經濟和地緣政治的原因,越來越明顯的是,美國需要在亞太地區展示其國際經濟領導力。就目前而言,美國僅與亞洲國家——韓國和新加坡——簽署了兩項自由貿易協定。

今年5月,拜登總統在訪問東京時發起了有10多個國家參與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該框架被認為旨在彌補美國“印太戰略”的經濟不足、抗衡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為了確保台灣也能加入其中,當時有200多名眾議院議員和52名參議員簽署了致白宮和內閣官員的信函,敦促拜登政府要接受台灣。議員們在信中指出,台灣越來越依賴中國,而且它對美國供應鏈多樣化也至關重要。

但是拜登政府最終仍選擇以《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的方式來加強雙方經貿往來,同時也避免其他亞太國家擔心邀請台灣會遭中國報復。

中國最近再次對《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表示堅決反對,中國負責台灣事務的國務院台灣辦公室稱,台灣炒作最近雙方的會議取得豐碩成果是民進黨出於謀“獨”政治私利,“出賣島內民眾利益,來換取外部支持。”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研究員薩克斯說,被排除在這類國際貿易組織之外最終會有損台灣經濟,增加中國對台灣的影響力。他指出,美台貿易協議可以為其他國家與台北開始自己的談判提供一層政治上的掩護。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台灣已經意識到亞洲正在向貿易自由化邁進,而台灣不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美國與台灣談判達成貿易協定,這將使其他國家有信心開始與台灣進行貿易談判,無論是澳大利亞、韓國、日本,還是東南亞國家,“如果美國走在前面的話,他們會跟進”。

自貿協定或仍不可及

儘管最近華盛頓和台北的經貿談判進展順利,台灣經貿總談判代表鄧振中甚至表示,希望明年能完成談判,而台灣的最終目標是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但觀察人士指出,如果認為美台能在不久的將來達成自貿協定,那可能是過於樂觀了,因為美國很難在市場准入和關稅等問題上作出讓步。

喬治梅森大學的麥克丹尼爾說,安全考慮足以讓美國有動力積極與台灣達成過去多年裡未能達成的《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這樣的協議,但是仍不足以讓美國打開市場准入之門。

對外關係委員會的薩克斯也認為,《倡議》第一回合談判雖然進展順利,但達成自貿協議的機會現在看來相當有限。他說,台北的目標顯然是自貿協議,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政府中的其他人到目前為止尚未公開表示他們有同樣的目標,其中關鍵的一環是台灣產品對美國的市場准入。“沒有市場准入,就沒有全面的貿易協定。老實說,我不清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是否希望與台灣或任何國家走上這條路。”薩克斯說。

他說,儘管兩黨都支持與台灣達成貿易協定,但是美國目前還是存在某些國內的政治障礙,對自由貿易和貿易協定持抵觸的態度。

不過在台北方面,蔡英文政府似乎會作出更大讓步。薩克斯說,蔡英文總統第二個任期後不必再競選連任,她可以動用政治資本來敲定與美國的貿易協議。他說,無論是哪個政黨,她的繼任者都不太可能在第一任期內對美做出讓步。蔡英文一直致力於讓台灣經濟遠離中國,她會將與美國的貿易達成自貿協定視為其重要政治遺產,有望真誠地與美國進行談判。

在另一方面,觀察人士也指出,解決對台灣的市場准入等問題也並不是完全沒希望。喬治梅森大學的麥克丹尼爾說,現在看來,美國方面的政治興趣很濃厚,事實上,美台自由貿易協定是目前共和黨和民主黨在貿易和貿易政策方面罕見的共識之一。中國問題專家薩克斯也說:“我認為台灣是一個很有趣的案例,因為它可能是可能有達成協議的動力、或者我們應該尋求達成協議的一個潛在的領域。”他說,問題要看拜登政府是否願意在這個議題上花費政治資本,並真正投入與台灣談判自貿協定所需的時間和精力。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艾什中心中國項目主任愛德華·坎寧安(Edward Cunningham)說,美中關係惡化等仍有可能促使民主和共和兩黨在市場准入這個棘手的問題有所進展。

他在給美國之音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至關重要的市場准入、稅收等問題制約了美台之間的經濟關係,然而,美中在技術領域的緊張關係已將外交政策和安全問題直接帶入有關貿易、供應鍊和經濟議題的討論,而這可能為在2023年取得進展提供了一條更具跨黨派的途徑。”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