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任期不到一周 特朗普是否應被二次彈劾?


美國總統特朗普2021年1月13日晚向全國發表講話(白宮照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2021年1月13日晚向全國發表講話(白宮照片)
任期不到一周 特朗普是否應被二次彈劾?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5:50 0:00

美國國會眾議院1月13日投票通過了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案,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兩度遭到彈劾的總統。

根據彈劾條款,特朗普被控煽動針對美國政府的暴力。 1月6日發生的特朗普支持者暴力衝擊美國國會事件直接導致了民主黨人啟動彈劾程序。

特朗普本人表示,對他的彈劾會在全美各地引發“巨大的憤怒”。而反對彈劾的人士也指出,在特朗普任期不到一個星期之際,再度發起對他的彈劾會導緻美國陷入更深刻的分裂。

民主黨人再度發起彈劾特朗普到底有無道理?它對美國政壇以及未來的對內和對外政策又會帶來哪些影響?

南卡羅萊納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謝復生認為,針對特朗普的二次彈劾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對於部分共和黨議員來說,支持彈劾也有他們背後的政治盤算。

他說:“按照民主黨的用意,既然總統做了一些事,就必須要糾責。另外一方面從政治角度講,也希望能夠透過這樣一個方式——如果它能成功的話,說不定可以阻止特朗普總統再有繼續連任公職的機會。共和黨裡面也跟上次的彈劾不太一樣,這次確實有一些人倒戈。這裡面其實也有一些共和黨國會議員,對於特朗普總統也有一些不滿,但是過去因為選票的關係,因為他們都要選舉連任,都要參加初選等等,也不敢過分地去違逆特朗普總統的意思。這次見特朗普總統要下台了,因為最近這件事件也使得特朗普總統本身的聲望往下掉。另外又涉及到這些金主,很多都紛紛跟特朗普或相關的人士進行切割。對於很多既有的共和黨裡面的所謂建制派,他們也趁這個機會,雖然他們不見得明助,可能暗助,也希望趁這個機會說不定也讓特朗普跟共和黨做一個比較乾淨的切割。這個我想都是背後的一些因素。”

美國《世界日報》副總編魏碧洲認為,從維護美國憲法和憲政的角度來說,再次發起對特朗普的彈劾是有必要的,儘管彈劾後給特朗普定罪的門檻很高,而且在時間上恐怕也來不及完成。

他說:“從美國憲法跟憲政這個角度來看,的確是有彈劾的必要。因為就美國三權分立來講,司法、行政、立法來講,今天擺在面前的事實是立法權代表國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攻擊,等於直接殺到家門口來了。整個國會正在開會的時候被迫要東藏西躲,等於說國會代表民意正在進行最後總統選舉認定這個情況下,在憲法賦予它的權力的情況下,在運作的時候居然受到一個來自於行政權所策動的……我們用'策動'、'煽動'這些詞,從川普的角度來講是不會承認的。但事實上明擺著是行政權已經超越它本身該有的運作層次,而是使用暴力的方式來對立法權造成這麼大的衝擊。所以從憲政的角度來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從維持民主運作的角度來講,這個彈劾案是非提不可,能不能過是另外一回事。”

特朗普總統1月13日被眾議院再度彈劾後,他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遭到兩度彈劾的總統。在這兩次彈劾中,共和黨的態度有所變化。南卡羅萊納大學的謝復生認為,共和黨態度的轉變主要是因為特朗普即將卸任,他相信國會事件後特朗普的聲望在一定程度上受損。

他說:“這一次的結果不同,因為選舉的結果,特朗普基本上否定這次選舉的合法性。這個其實也對於某些共和黨議員當然也不以為然。另外一方面,疫情的處理以及其它政治上的失誤,直接的衝擊當然是1月6號暴民衝到國會裡面去等等。這些議員當然覺得特朗普在後面煽風點火,可能他們有更多的不滿。很重要一點因為特朗普馬上要下來,1月20號之後他就不再是總統。這種情況下,隨著這次選舉後續的發展,他的整個民望看起來是在往下走。他是不是能持續他的政治能量就被打很大的問號。也讓一部分共和黨國會議員比較勇於挺身出來去表達他們本身覺得應該要有的態度。如果彈劾案真的通過,如果按照部分媒體的報導,共和黨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也認為這可能是個機會,或許可以讓共和黨跟特朗普做更乾淨的切割。因為共和黨建制派跟特朗普所代表的這樣一種政治理念之間是有很大差異的。怎麼樣回歸到建制派他們認為的共和黨的一個基本理念,這個我想當然也是背後一個很重要的考量。”

《世界日報》副主編魏碧洲認為,從彈劾案投票結果來看,僅有10位共和黨議員投了贊成票,這顯示特朗普的政治影響力依然巨大,而且特朗普仍然有大量忠實支持者。這意味,即使在他卸任總統後,他仍然會左右共和黨。

他說:“特朗普今天有沒有往下再走的實力?不要忘記他的推特(被封閉前)還有六、七千萬人。這個問題還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怎麼去解決?跟著特朗普的這些人是不會聽另外一個人施發命令的。所以特朗普這麼多的人勢必要找一個出口,這些人本身所代表的基層民怨,對於建制派,對於既得利益的這種想法,這些人的怨氣是不會走的。所以川普在跟不在,或川普能不能當總統,這個問題才是大家要面對的問題。誰能夠來領導或者是化解這些民怨才是我們真的要看的下一個目標。”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