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疫情降溫,政府2月2日啟動全球宣傳活動,向外界表明香港已經復常,包括由下月起,向境外旅客送出50萬張機票,也會向港人和大灣區遊客送贈各八萬張機票,期望刺激本地消費、帶動經濟。有評論則認為,以免費機票吸引旅客反映港府對於重塑香港形像已“無計可施”。
香港特首李家超星期五召開記者會宣佈,香港與中國大陸下星期一起全面通關,所有口岸毋須網上預約、不設人數限制,過去7日沒外遊紀錄免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要求。不過,李家超重申反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檢討港府過去3年應對新冠疫情的表現。有學者及評論員分析,中港兩地全面通關不代表香港社會全面復常,包括通關後的藥物供應是否充裕以及何時取消“口罩令”等,港府未有明確公佈,而第5波疫情造成超過1萬人死亡,拒絕獨立調查只會令市民 “敢怒不敢言”。
中國周五表示,自2月6日起,內地、香港和澳門之間的跨境旅行將全面恢復,取消現有配額,取消旅行前必須進行的強制性新冠肺炎核酸檢測。
美國國會跨黨派的四位重量級議員星期四(2月2日)發表聲明,宣布提名遭中共“港版國安法”迫害的六位香港民主人士為2023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香港已正式禁止一種源自大麻植物的成分。
一群學者受委托就BNO簽證移英港人作調查,發現仍有不少人未適應新生活,需要在融入方面多加協助,甚至有約兩成受訪者表示,在生活開支上極度或高度需要幫助,但知道支援措施的人卻不多。
在香港充當中央銀行角色的香港金融管理局於星期二公佈,香港的房價持續下跌,而房地產按揭貸款負資產案例去年第四季度跳升近22倍。
香港官方周五(1月2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香港私人住宅價格下跌了15.6%,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的首次年度下降。
英國議會組織邀請香港立法會議員交流,引起爭議,最終組織撤回邀請。有香港議員表示遺憾,指對方無理。英國政界就歡迎有關的決定,指這些香港議員不會是最後一個被英國機構“羞辱地拒之門外”的人。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四(1月26日)下令延長和擴大針對部分滯留美國的香港居民“強制離境”的寬限期。這份備忘錄說,由於北京強行在香港實施國家安全法,繼續侵蝕香港居民的人權和基本自由,美國這樣做符合其外交政策利益。
台灣政府的一個失誤導致一整套對港澳在台人員的政治限制短暫地上網公佈。儘管蔡英文總統承諾支持港澳來台人員,但這一事件進一步引發了台灣到底有多歡迎港澳人士的疑問。
美國駐香港總領事梅儒瑞(Gregory May)1月25日透露,由於港版國安法以及嚴苛防疫措施等因素,過去兩年已有1萬5千名在港美國人離開香港。他警告,中國大陸的營商風險正逐漸在香港出現。中國全國人大釋法也進一步破壞香港司法獨立。有政界人士認為,不少美國人對香港政局不穩感到失望,也擔心“一國兩制”被侵害導致人身安全失去保障。
更多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