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伯恩斯週四表示,不應低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台灣的野心,儘管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的表現可能讓他冷靜下來。伯恩斯說,“就情報而言”,美國知道習近平已命令他的軍隊準備在2027年之前入侵自治的台灣。
受邀到華盛頓參加宗教自由活動的台灣立法院院長遊錫堃星期三(2月1日)表示,中國政府對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可能訪台一事反應過度,台灣議會與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議會的密切交流是民主政體常態,中國的反應“不正常”。
中國對台灣的威脅越來越嚴重。台灣國防部星期四(2月1日)報告,1月31日上午6時至2月1日上午6時,中國派遣34架次解放軍軍機、9艘次解放軍軍艦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中國何時攻台也日漸成為美國軍方將領們熱議的話題。
中國政府星期一(1月30日)不指名地呼籲美國眾議院共和黨籍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thy)不要訪問台灣,此舉讓外界產生如果麥卡錫堅持訪台,去年八月初麥卡錫的民主黨籍前任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前後美中、以及兩岸之間緊張關係急劇升高的情景又將重現的擔心。
近20名美國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推出了要求美國恢復與台灣的外交關係並終止他們所說的“過時和適得其反”的“一個中國”政策的議案。這個議案還要求拜登政府支持台灣在國際組織中的會員身份,並就美台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
位於台北的中央研究院最新民調顯示,近六成的台灣人一方面質疑美國的“安全承諾”,另一方面又高度期待美國的軍售和協防。對此,部分觀察人士表示,此充滿矛盾的民調顯示,在中國的認知作戰和操弄下,台灣的“疑美論”抬頭,若不正視,任其發酵,恐將損及台海穩定和美國的利益。
星期三(2023年1月25日),眾議院外事委員會共和黨團圖文並茂地發出推文說,新上任的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議員(Michael McCaul)“今天與台灣大使蕭美琴舉行了非常好的會談,討論了我們如何能在第118屆國會會期中強化我們之間至關重要的伙伴關係”。
針對持續升溫的台海局勢,前白宮國安會亞太事務資深主任博明(Matthew Pottinger)1月12日表示,美國印太司令部針對可能的台海突發事件,已製定數項軍事干預計劃;而正在台北訪問的美國前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也認為,一但台海開戰,美國可能循烏克蘭模式、軍援台灣。
美國著名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最近公佈的一項對國際問題專家的調查顯示,台灣海峽可能的軍事衝突成為他們對2023年的全球主要危機展望中最關注的議題。
在中國解放軍對台灣的威懾行動日趨常態化之際,華盛頓一家智庫公佈的最新台海戰事推演報告說,如果中國2026年入侵台灣,將導致中國、美國、台灣和日本軍隊出現數以千計的死傷。報告說,雖然北京不太可能取勝,中共的統治地位甚至也會因此動搖,但是,美軍也有可能被拖垮,美國的全球地位將受損多年,而台灣的軍事和經濟則被摧毀。
儘管中共解放軍加大了對民主和自治的台灣的軍事威脅和壓力,但是美國2022年海軍艦隻穿越台灣海峽的次數減少至四年來的最低。同時,美國海軍在南中國海只進行了四次“自由航行”行動,是六年來最少的。美國強調,這些航行表明美國致力於維護一個“自由與開放的印太”的決心。
近日來,中國當局一方面聲言要謀求改善中美關係,一方面又在台灣島附近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在美國行政當局反复表示嚴重關注和反對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之際,中國聲言要謀求改善中美關係,中國這究竟是在下一盤什麼棋?在一些推特中文用戶看來,中國當局顯然精神分裂,或在玩弄兵不厭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