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保安局長稱過去20年多次社運涉外部勢力 學者指企圖改寫歷史


香港七一大遊行 (2003年7月1日)
香港七一大遊行 (2003年7月1日)
香港保安局長稱過去20年多次社運涉外部勢力 學者指企圖改寫歷史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0:09 0:00

警隊出身的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星期三在社交媒體上載最新的《國家安全系列》短片,重塑香港過去20年的遊行示威歷史,指稱“外部勢力”在主權移交前已經“處心積慮”,透過香港本地代理人煽動市民,危害中國國家安全,而2003年的七一大遊行就是“試點”,之後的反國教、佔領中環以及反修例運動,將香港推向“顏色革命”的方向。有學者分析,鄧炳強的言論是企圖改寫歷史,以極左的言論誇大中國國家安全的問題,進一步限制言論及表達自由,可能影響香港的國際形象。

港版國安法實施超過3年,警務處處長出身的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年4月15日“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始,在社交媒體上載《國家安全系列》短片的第一集,向市民講解有關中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鄧炳強指03年七一大遊行是外部勢力試點

鄧炳強星期三(8月2日)在社交媒體上載第四集的國安系列短片,重塑香港過去20年以來的遊行示威歷史,他指稱“外部勢力”在主權移交前已經“處心積慮”,透過香港本地代理人煽動市民,危害中國國家安全。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社交媒體上載短片,指稱過去20年香港多次大型遊行及社會運動,涉及外部勢力煽動市民。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社交媒體上載短片,指稱過去20年香港多次大型遊行及社會運動,涉及外部勢力煽動市民。

鄧炳強表示,早於2003年外部勢力已經“培植”一班香港本地反對派,專門組織大型反政府遊行,並以反對有關中國國家安全的《基本法》23條立法大遊行作為“試點”,製造到社會議題同矛盾,令到港府難以施政、舉步為艱。

董建華發聲明指理解七一遊行訴求

據香港網媒《獨立媒體》星期三報道,翻查資料,多年來港府在七一大遊行後,都時有發表聲明回應,在2003年七一遊行50萬人上街反對23條立法後,時任特首董建華以特首身份發聲明表示,“十分關注很多市民參與遊行,理解他們所表達的訴求”。

當年董建華在聲明中未有批評七一遊行是“外部勢力”策動的“國家安全事件”,反而體恤民情表示,港府“充分了解市民重視人權和自由,政府的立場和市民是一致的”,董建華又提及港府“清楚知道近年經濟轉型為市民帶來的痛苦,政府會盡一切方法紓緩失業情況”。

報道又提及,翌年2004年的七一大遊行,民間統計的參與人數更勝2003年,當年遊行主題是“爭取07、08年普選”,港府在七一遊行後亦有發聲明回應,同樣未有提及遊行涉及任何“外部勢力”。

董建華在聲明中提到“我清楚聽到你們(市民)的聲音,了解你們的訴求,也知道你們的期望。無論你們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們的意見,我們都會細心聆聽,這是特區政府的責任」。董建華表示,在過去一年,“感謝市民用各種方式批評、支持和鼓勵我們”,他又表示,2004年的施政不斷改善,社會氣氛也有好轉。

指稱外部勢力將香港推向顏色革命

鄧炳強在短片中表示,2003年七一大遊行之後,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2014年的佔領中環、2016年的旺角衝突,以及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都有外部勢力的本地代理人抹黑政府,將香港推向“顏色革命”的方向。

不過,在整段接近3分鐘的短片中,鄧炳強未有明確指出他提及的多次大型社會運動當中,涉及那些外部勢力,並預告下集的國安系列短片將會講述”顏色革命”。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鍾劍華接受美國之音訪問分析,鄧炳強的言論是企圖改寫香港社會運動的歷史,以極左的言論誇大中國國家安全的問題,可能影響千禧後出生的香港年青人的認知。

鍾劍華指企圖改寫香港歷史影響年青人認知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鍾劍華 (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鍾劍華 (美國之音湯惠芸)

鍾劍華說:這個可能都是反映鄧炳強這個人不斷用這種策略來吸引北京的“眼球”,暫時你很難說這個是有一些背後是有北京的指使去做,但是他這種做法就產生一個改寫歷史,以及希望用這種講法來強化現在這種國家安全這種論述的理據。

批董建華政府誤判民情

鍾劍華表示,2003年七一大遊行50萬人上街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主要是由於時任特首董建華不理會市民的反對聲音,他的智囊亦錯估民意,令民情逐步升溫,最後港府擱置立法,主力推動立法工作的時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主動辭職下台,當年的董建華政府並沒有歸咎於外部勢力煽動民情。

鍾劍華說:其實是看著那個(2003年)過程是因為董建華完全不理會那個反對聲音,或者葉劉淑儀在推銷(立法)過程那種傲慢態度而逐步升溫的,事實上也沒甚麼證據、亦事實上沒有任何跡象是有人受到外國煽動,或者有人組織他們(市民)去遊行,當年就連劉兆佳(時任港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在(遊行)之前,(北京)最高領導人訪問香港,劉兆佳當年還估(計)最多是萬多兩萬人(遊行),所以其實根本就是過程裡面(民情)不斷升溫,事後政府的反應都無可奈何要講一些好說話,正如剛剛你所講董建華的講法,葉劉(淑儀)要最終辭職。

進一步限制言論表達自由或影響國際形象

鍾劍華表示,這種不斷強化中國國家安全問題的論述只會不斷延續下去,加上過往發起遊行集會的公民社會組織包括民間人權陣線等紛紛解散,估計香港短期內難以再有空間舉行大型遊行集會,進一步限制言論及表達自由,可能影響香港的國際形象。

鍾劍華說:你(香港政府)沒有(批准)遊行,我剛剛講過了,問題是你可以警權無限擴大,你對香港的國際形象的損害就很清楚的,現在警察可以完全不用理會法理依據,隨意可以打壓香港人的言論及表達自由的話,即是無論怎麼講,你都是對香港的社會、第一你是有違法的可能性;第二你怎樣都是令到香港社會的法治基礎受到衝擊,你香港作為一個國際社會,那個光環就自然會退色,你在國際社會上大家有眼看的,而且你很多香港人在海外會講的,就算現在《明報》、《信報》這些所謂獨立媒體不報道,還有很多平台、社交平台、網上平台會有很多人繼續在講的,所以其實我覺得對香港的形象造成的損害已經很難挽回了。

劉夢熊批董建華政府燒起政治火頭

前政協委員劉夢熊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2003年香港經濟受到國際金融風暴影響,樓市大跌造成大批“負資產”業主,加上沙士疫情導致接近300人死亡,但是當年前特首董建華政府未有著力解決經濟民生問題,反而在當時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燒起“政治火頭”推動23條立法,以致引發民怨,他認為鄧炳強的言論離開了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令人信服。

劉夢熊說:維護(中國)國家安全以及維護《基本法》給香港人的自由權利,以及維護(中國)國家安全以及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的情況底下,你匆匆忙忙去進行23條立法,這個就是變成促動了當時香港市民的疑慮以及不滿,所以就變成應該抓經濟民生首務的時候,你(董建華)就去燃起“政治火頭”,變成是進退失據,造成了當時(2003年7月1日)50萬人的上街,現在你(鄧炳強)事隔20年之後,就將這些賴作是外因說甚麼外國勢力介入這些,我覺得是完全離開了實事求是的原則,完全背離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這種講法是不能令人信服。

誤解北京對港政策影響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劉夢熊表示,唯有貫徹一國兩制才是香港、北京乃至國際社會所接受認同的“最大公約數”,他批評有人“寧左勿右”、“以左表功”,錯誤理解北京的對港政策,危害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劉夢熊說:我覺得這些是屬於“一左二窄”的錯誤,尤其現在的言論很顯然就是沒有尊重兩制差異,所以即是說我覺得這樣做不只令到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前途變成有一種缺乏信心,造成了移民潮的洶湧澎湃,而且還對台灣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構成了負面的影響,因為台灣裡面國民黨、民進黨以及它們那些群眾,見到香港一國兩制變形走樣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一國兩制會加強了抗拒感。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