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呼籲中美對話協商 避免誤導誤判


資料照: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
資料照: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

已經很少在美中關係上公開發言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星期五(7月9日)在北京表示,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關鍵時刻,雙方要尊重彼此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分歧摩擦,平衡解決彼此關切。

曾經主導美中對話 王岐山對美溫情喊話

王岐山是在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秘密訪華50週年紀念大會上發言時做出上述呼籲的。

王岐山還表示,美國最大的挑戰不是中國,而在美國自身。他認為,美國對華戰略要避免形成 “誤導、誤判之間的惡性循環”。 “只要秉持全人類命運與共的理念,中美兩國之間的問題就不會根本對立、不可調和,就能找到一條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道路。”

1971年在美蘇冷戰相持不下、莫斯科在全球展示咄咄逼人的戰略態勢之時,當時擔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的基辛格從巴基斯坦搭乘軍機飛往北京,與中方展開秘密談判,並促成尼克松(Richard Nixon )總統第二年對中國的破冰之旅。

基辛格與尼克松對中國的訪問不僅打破美中關係的僵局,促成兩國在1979年建交,而且將大量的美國資金和技術引入中國,讓大批中國學生留學美國接觸和學習最先進的科技,推動中國經濟與國際接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而壯大了中國的經濟實力,讓中國在短短四五十年內一躍成為可以跟美國叫板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王岐山的溫情抵不過習近平的霸氣

王岐山的演講似乎有對美國溫情喊話的成分,因為他曾經以國務院副總理的身份負責與美國的戰略與經濟對話,深知中國從美中交往中獲取的巨大利益和好處。

但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1日在北京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的發言中,話裡話外透出的霸氣似乎要多於溫情,特別是當他暗指美國的時候。

習近平說,“任何想把中國共產黨同中國人民分割開來、對立起來的企圖,都是絕不會得逞的。9500多萬中國共產黨人不答應,14億多中國人民也不答應!”

習近平還說,“中國人民也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欺負、壓迫、奴役我們,誰妄想這麼幹,必將在14億多中國人民用血肉築成的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在習近平的霸氣宣示下,王岐山的溫情喊話似乎顯得非常微弱。

先後擔任過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和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出席了北京的紀念大會。根據中國官方新華社的報道,基辛格在會上表示,美中50年前這一接觸的初衷符合歷史潮流和兩國利益,仍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新華社引述基辛格的話說,美中雙方應著眼長遠,加強戰略溝通,急需開展各領域對話交流,使美中關係超越分歧、聚焦合作。

美國政壇對與中國交往政策產生反思

其實美國政壇對當年基辛格和尼克松前往中國的破冰之旅以及其後多屆美國政府對北京開放和協助的政策和態度已經展開全面的反思。

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就曾多次指出,當年美國對中國破冰並在各個方面協助中國發展,目的其實就是希望中國通過經濟改革實現經濟大發展後,中國政府會順應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的要求,逐步進行政治改革,讓中國逐漸加入世界上民主自由的陣營。沒想到事與願違,中國的經濟是大大發展了,經濟勢力也壯大了,但是中國政府在政治上卻絲毫沒有放鬆控制,反而在控制言論、打壓自由、迫害人權等方面與國際社會漸行漸遠。

坎貝爾5月26日在斯坦福大學組織的一場活動中致辭時表示,美國與中國接觸的時代已經終結;美國現在的對華政策將運作在一套全新的戰略考量之下,而競爭才是這一政策的核心規範。

坎貝爾表示,美國對華政策之所以要做必要的調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習近平主政下中國奉行的政策的影響。他提到中印邊境的武裝衝突、中國針對澳大利亞的“經濟戰”、以及北京“戰狼外交”的崛起。坎貝爾指出,北京的行為顯然轉向倚重“硬實力”,這表明“中國已經下決心要扮演更為強勢的角色”。

蓬佩奧坦言與華接觸政策失敗

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R. Pompeo)去年7月23日專門去尼克松總統圖書館發表演說,強烈表達與中國交往而被中國欺騙的失望和憤怒。

蓬佩奧在演說中表示,“當年我們以為與中國的接觸能創造光明的未來,能有友誼與合作的承諾。但今日,我們坐在此,人人戴著口罩,看著因為中共未能信守對世界的承諾,全球疫情死亡人數節節升高…看到新聞頭條報道中共對香港和對新疆的壓迫…看到中國貿易不當手段導緻美國工作機會流失和對我們去企業造成損失…看到中國不斷強化其軍備升高其威脅性。”

蓬佩奧強調,“與中國盲目掛鉤的舊模式已經失敗了,我們不能再繼續下去,我們不能再重回這條路”。

基辛格秘密訪華50週年紀念大會由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和美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共同主辦。中美各界人士約300多人以現場或線上視頻方式出席大會。不知出席大會的美方人士中有多少人也會因為對中國政府政策的不滿和失望,對當年基辛格和尼克松訪華的破冰之旅的成敗與功過產生懷疑與反思。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