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新時代民族主義將走向何方?


北京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的人群。(2018年10月1日)
北京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的人群。(2018年10月1日)
中國新時代民族主義將走向何方?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20:13 0:00

過去兩週,阿富汗驟變的局勢引起了全球關注。在全世界為阿富汗人民感到憂慮時,中國官方媒體卻對塔利班的惡劣歷史避而不談,社交媒體也充斥大量對美國撤軍和阿富汗政策的譏諷,更把阿富汗比作台灣,一旦台海戰爭爆發,美軍會像拋棄阿富汗一樣拋棄台灣。近些年,中國大陸從社交媒體到現實社會,審查制度越發嚴格,反美反西方敘事被鼓勵,而“說錯話”導致社交媒體被封甚至丟失工作被拘留的現像已成家常便飯。隨著習近平時期如脫韁野馬一般的民族主義越演越烈,一些學者憂心中國與世界的割裂也將難以彌補。

民族主義猶如“脫韁的野馬”

過去兩週,阿富汗驟變的局勢引起了全球關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剛與塔利班領導人一個月前在天津會面,官方媒體在阿富汗報導上對塔利班的惡劣歷史避而不談,而是聚焦塔利班做出的一系列承諾。社交媒體上,充斥大量對美國撤軍和阿富汗政策的譏諷,環球時報把阿富汗比作台灣,稱一旦台海戰爭爆發,美軍會像拋棄阿富汗一樣拋棄台灣。人大教授王義桅甚至稱塔利班是被美國妖魔化的阿富汗解放軍。

近些年,中國大陸從社交媒體到現實社會,審查制度越發嚴格,社媒的發達年代幾乎無法讓任何人藏匿哪怕是久遠之前的言論。“反美”浪潮此起彼伏,而“媚美”“精日”言行動則引爆雷區,成為眾矢之的。

因出演連續劇“山河令”走紅的中國男演員張哲瀚,近日被揭發曾多次前往靖國神社和與右翼分子參加日本友人婚禮,遭到網絡封殺和眾多代言商家的拋棄,身敗名裂。張哲瀚只不過是中國大陸近些年來民族主義狂潮下眾多遭打壓者之一。

日本東京奧運會期間,台灣著名藝人小S因為稱台灣運動員“國手”而被批有台獨傾向,丟失眾多大陸廣告代言。就連中國東奧首金獲得者,射擊選手楊倩,也因為擁有大量耐克鞋而被廣大網民批判諂媚洋貨。

今年6月,青年作家蔣方舟因為受日本外務省邀請參加赴日文化交流活動,遭網暴被斥“拿日本的錢替日本宣傳”,逼得她和其他受邀者不得不澄清資金來源。

去年,武漢作家方方撰寫了關於武漢疫情初期的《武漢封城日記》,風格坦率且略帶批評,並且後來被翻譯成英文在國外發表。方方在網上遭到猛烈抨擊,被罵為“漢奸”,“向外國勢力遞刀子”。方方本人遭到大量辱罵和威脅,湖北大學教師梁艷萍也因為支持方方而遭解職。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近年轟轟烈烈的戰狼式民族主義如脫韁野馬,打擊範圍從作家到明星到運動員到官員,豎靶無數,網絡空間人人自危,不敢輕易發表言論,生怕引火燒身。

從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1996年,一本名為《中國可以說不》的書橫空出世,書中探討了冷戰後的中美關係,鄙視仰慕美國價值觀的中國人,預言中國將成為超級大國,一時收穫如潮讚譽和批評。《中國可以說不》首版發行五萬冊,受到全世界大批新聞媒體的關注,被譯為八種文字,再版多次,最終銷量超過三百萬冊,被譽為“一本標誌著1990年代中國大陸的民族主義情緒升溫的書籍”。

美國丹佛大學約瑟夫-克貝爾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趙穗生

美國丹佛大學約瑟夫-克貝爾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趙穗生,長期觀察中國國內的民族主義發展。他認為,九十年代的中國政府出於要找到一個贏取社會力量,度過冷戰後艱難時期的意識形態,然後就訴諸於民族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出於防禦性的目的。

趙穗生指出,當時民族主義是由兩種力量驅使的,包括現在也是。一種力量是自上而下的,他稱之為國家民族主義。共產黨政府要利用民族主義來建立他們的合法性,來動員民眾,抵抗國際的各種壓力,把社會凝聚起來。所以這種民族主很大程度上是實用主義,並不是對外攻擊性的。

他說:“其實你看當時很多事件都是這樣的。包括99年的炸館事件啊,之後的撞機事件啊,當時都是說的冠冕堂皇,不讓步。但是到最後一看到民眾起來了以後很快就轉變方式了。因為民族主義不光是從上而下,還有從下而上,就是popular nationalism, 中文叫民粹民族主義吧。這種民粹民族主義對於國外對中國的壓力更加敏感。認為西方國家想遏制中國,不允許中國崛起。這些民粹民族主義,很大程度上批評政府,說政府太軟弱。所以政府用民族主義有一定限度。因為民族主義這個火一旦扇起來之後,就會燒到他自己。但是這種情況從2008,2009年開始逐漸變化。”

用“多事之秋”一詞來形容2008年的中國可能遠遠不夠。2008年3月,西藏發生騷亂,造成18名市民死亡。5月,四川發生中國建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一次地震,至少約7萬人遇難。8月,北京舉辦夏季奧運會,舉國上下自豪感達到頂峰。但是,開幕之前全世界各地傳遞奧運火炬的過程中多次遭到抗議者阻撓,對抗議者持同情態度的西方世界也深深刺痛了中國人的心。CNN在報導藏區騷亂過程中使用了錯誤的配圖,一時變成眾矢之的,全國上下對CNN口誅筆伐,憤怒之情持久不退。

這一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專業的23歲的福建青年饒謹,創辦了“ANTI-CNN”網站,反駁他們認為的CNN“不實報導”。

四月傳媒董事長饒謹

現在的饒謹擔任四月傳媒董事長,帶領幾十人的團隊協助諸如司馬南,李毅,金燦榮等“愛國大V”在嗶哩嗶哩和YOUTUBE等社交媒體的技術協助和運營。饒謹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表示,他和國內一些學者也經常和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使館的官員進行交流:“你看我們當年做四月網的時候,初衷也就是為了傳播中國,溝通世界。”

提及1999年因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引起中國反美示威以及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事件之後的外交危機,饒謹說:“這幾波所謂的民族主義的浪潮,都是受到了外來的刺激或者攻擊以後本能的一種反應。所以中國的民族主義從來都不是排外的,而是防禦性的。當我們受到攻擊後,我們被迫進行抗爭和反抗,這是中國所謂的民族主義。”

2009年,被廣大讀者看做《中國可以說不》升級版的《中國不高興》一書出版,半個月銷量就達19萬冊。《中國不高興》對美國和西方提出嚴厲批評,建議中國要對西方“有條件的決裂”,不應一味討好逢迎,而要擺脫西方的影響和束縛,建議中國人民解放軍應該在全球捍衛中國的國家利益,並且批評了中國官員過分“韜光養晦”。

“與時俱進”的網絡時代新民族主義

2012年的“9.15”反日大遊行對於很多人記憶猶新。2012年八九月,針對日本釣魚島國有化,中國民眾舉行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在部分城市甚至演化為針對日企日貨的打砸搶和暴力騷亂。

北京政治觀察家凱波把2012年的反日遊行示威看做是“第三波義和拳”的形成。他告訴美國之音:“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是義和拳和清廷已經合一這樣一個民族主義運動了,上下合一,組織性很強的。換句話,第三波義和拳已經從'915'反日開始形成。這種民族主義的建構,從組織,到話語,到排外的商業消費型的手法,套路,已經形成了定勢。”

2017年,隨著韓國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觸怒中國,中韓之間氣氛變得緊張。中國政府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下達從娛樂到旅遊的廣泛“限韓令”,令韓國在此兩行業損失重大。

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院鄧聿文在7月接受美國之音“時事大家談”節目採訪的時候分析說,習近平時代的民族主義跟過去的民族主義有兩個顯著的不同。第一,因為過去中國不發達,所以中國的歷史教育是一個百年屈辱史的教育。習近平時代由於中國在經濟上崛起,中國老百姓普遍感覺到中國的強大,走出去到全世界旅遊、上學等等,所以從過去的屈辱史和悲情意識轉向了“自信”。第二個明顯的不同就是,過去由政府主導的民族主義轉向現在政府和民間的共同主導,而在民間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鄧聿文說:“我認為當然政府在一如繼往地主導民族主義,習近平的百年夢其實就是民族主義附身的夢,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民間特別是受過教育的年輕人,特別是那些有海外求學經歷的年輕人,他們的民族主義情緒也非常強烈。”

饒謹認為,和“仰視西方”的中國70後80後相比,當今的年輕人已經開始“平視西方”,所以他們的愛國情懷比上一代更強。他告訴美國之音:“你看帝吧出征,看現在有些畫家,說唱歌手,畫的畫和說唱作品,就非常有衝擊力。這些人我都認識,都是非常有才華的。他們也不是政府的什麼五毛黨,都是發自內心的,就跟當年的我一樣。所以所謂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有傳承的。現在的90後,00後,尤其是出了國,更愛國。他們更了解中國,他們又對美國有很深的了解,所以他們對比起來就更有自信了。”

今年5月,印度疫情迅猛蔓延,死亡無數,連火葬場都手忙腳亂無法應付。中國政法委官方微博號“中國長安網”發布一條“中國點火VS印度點火”的貼,拿中國火箭點火和印度火葬場點火作對比。此貼一出,下作冷漠程度連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都無法入目,提出批評。然而上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講師沈逸表示支持長安網的態度,指責批評者為“聖母婊”。

凱波認為,沈逸這樣的上海學者,反映了上海作為中國第二政治中心的焦慮感。他告訴美國之音:“上海的民族主義在過去的十年中的發展很引人注目,跟北京的民族主義有很大區別。張維為啊,還有同濟,復旦這些人做代表,就像三十年代魯迅所批判的那些海派文人是一樣的。他們是以民族主義話語來博取大眾,還有最高層的注意。我們看到他們的措辭是相當的激進,而且相當的下流。不像是學者講出來的話,沒有任何倫理的底線。”

凱波談及1996年寫《中國可以說不》那一批人時,直言他們和現在的海派民族主義者相比,甚至顯得過時又脫節。

凱波指出,北京的民族主義其實是以胡錫進還有很多人為代表,他們實際上跟北京的官僚和軍隊對民族主義的思考,其實關聯性更強一點。他們這種代言,對北京的官僚特別是軍隊的繼承性都更強。

他說:“九十年代和現在的民族主義都是一種營銷式的民族主義,只不過營銷的對像不一樣。沈逸,張維為這種,仍然向粉絲,向新媒體的用戶在營銷。張維為也向最高層賣他們的這套。小粉紅也很受用,沈逸每個月在嗶哩嗶哩的廣告收入相當可觀。這跟當年環球時報代表軍隊向中國的精英和公眾推銷民族主義,其實已經不一樣了。”

“東升西降”理論和愈加自信的民族情緒

2019年末,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令世界其他國家意料不到的是,疫情迅速蔓延到全球,至今尚未平息。而最初令人矚目的發源地,卻因中國嚴防死守的政策相對成功的控制住了疫情,也成為中國人為之自豪的道德製高點。

2021年初BBC記者在北京街頭隨機採訪一位市民,問及疫情現狀時,該市民邊笑邊回答說“反正是比你們國家強多了!”視頻傳出後,各大媒體紛紛轉載,網民也歡欣鼓舞,為BBC如此被當場“打臉”感到揚眉吐氣。

2021年7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天安門城樓上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講話中提到:“中華民族擁有在5000多年曆史演進中形成的燦爛文明,中國共產黨擁有百年奮鬥實踐和70多年執政興國經驗,我們積極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歡迎一切有益的建議和善意的批評,但我們絕不接受'教師爺'般頤指氣使的說教。”

饒謹認為,中國近年所謂的“戰狼外交”,源於美國對中國的敵對態度。在這場中國和美國的世紀博弈中,中國的優勢或者後勁會更加明顯,美國的問題暴露的越來越多,東昇西降的趨勢很明顯。他對美國之音說:“克林頓江澤民時期,中國的姿態還比較低,我們可以十萬條褲子換一個什麼高科技,現在其實中國也能生產高科技了。美國的精英層可能也認識到了這點,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的一個比較大的,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戰略對手了。再過幾年,中國把台灣收回了,美國也接受中國GDP超過他的事實了,慢慢就會恢復他的心態了。”

近期美軍從阿富汗撤出,所呈現的種種亂象讓整個世界感到震驚和憂慮。美國國內掀起檢討對阿富汗政策的反思之潮,而中共官媒環球時報捕捉到獨特的中國視角。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迅速發表題為“美國想從阿富汗騰出手來對付中國?沒那麼容易!”的文章,稱“美國真的有點不行了”,“美國要強化對付中國的態勢,從阿富汗撤軍實為它的一招臭棋。”

環球時報的社論說得更為直接:“從阿富汗局勢來判斷,一旦台海戰爭爆發,台灣防線會立刻崩潰,美軍不會施以援手,民進黨火速投降。”

趙穗生把這種現象歸結於從“防禦性民族主義”到“擴張性民族主義”的轉變,而且是早在08,09年前後就開始呈現的趨勢。

他告訴美國之音:“全球經濟危機,中國比美國受到的傷害小得多。而美國和西方國家,本來是這些國家告訴中國怎麼樣,應該進行市場化改革,民主化進程啊,結果呢自己變成失敗者。而中國呢,鄧小平進行市場化改革,國家能力大大加強之後,這種所謂的中國模式,這樣一些成功的發展道路,增加了國人的自信,尤其是中國領導人。其實胡錦濤第二任期的時候,這種情況已經開始出現了。但是胡錦濤還是比較當心的,沒有去很大的煽動民族主義。但是2012年習近平上台以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凱波認為,這種“我們最好”式的民族主義值得憂慮:“愛國主義已經在過去九年有大大的擴展,是強調一種文明特殊性的愛國主義。這種文明的特殊性,或者文明優越的愛國主義其實是很危險的,他其實是變成一種種族愛國主義的一種變種。換句話說,他不僅是反美,反西方,而且是自認為優越於所有文明之上的,包括現在西方所代表的民主文明和工業文明。”

凱波說,中國現在愛國主義的核心,各種文件,講話,紀念,比如剛結束的中共建黨100週年紀念講話,裡面最核心的一句話是“五千年文明”。他說,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文明優越論的愛國主義。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