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強勁經濟數據的背後:增長是否可持續?


北京一處建築工地林立的塔吊。(2021年1月13日)
北京一處建築工地林立的塔吊。(2021年1月13日)
中國強勁經濟數據的背後:增長是否可持續?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7:01 0:00

近日,中國官方公佈的多項經濟數據呈現增長態勢,特別是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報得兩位數增長。但市場更為關注的,在剔除較低的比較基礎後,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否可持續。

根據中國統計局的報告,中國今年前三個月經濟同比增長18.3%。雖然這個數字相當驚人,但很大程度是靠去年同期的數字襯托,當時中國經濟身陷新冠疫情的泥潭,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據匯豐銀行的經濟學家估計,在剔除去年較低基數的影響後,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幅約為5.4%,低於過去幾年平均6%的增長水平。

從環比增速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經濟增長也不樂觀。經過季節調整後,今年一季度較2020年四季度GDP增長0.6%。而在疫情之前,一季度平均環比增長約在1.8%-1.9%之間。

分析認為,未來幾個月中國經濟仍無法全速運行,這不僅是因為疫情的影響猶在,還涉及中國國內消費持續疲軟,債務水平上升,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和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國內消費乏力

按照中國官方的設想,中國要實現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模式,這需要集中力量提振消費,但目前國內消費乏力的現象仍然很突出。

法國外貿銀行投資管理公司的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居民的家庭平均消費傾向為61.4%,而在2019年一季度為65.2%。這意味著,中國的消費增長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抑制國內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新冠疫情的反复。當有新病例出現後,中國政府往往採取一刀切的方式,甚至通過行政命令封鎖城市,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消費信心和商業的重啟計劃。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中國經濟未來能否更快地實現全面恢復,尤其是居民消費能否完全趕上居民收入的增長,還取決於中國國內的疫苗接種進度。鑑於中國人口眾多,截至一季度為止,疫苗的接種比例仍然偏低。”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中國居民的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還承擔了更多的債務用於支出。由於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一些家庭在疫情后傾向於進一步提高儲蓄來應對未來的醫療保健支出,儘管中國已經是全球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與大多數發達國家不同,中國政府沒有選擇直接補貼消費者,也沒有利用發支票的方式幫助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而是主要採用稅收減免的方式。

在疫情之外,中國人口老齡化還將成為抑制需求的長期影響因素。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從2000年的7%上升到2019年的近13%,到2022年可能達到14%。

中國央行顧問蔡昉稱,中國總人口將在四年內達到頂峰,這將是消費需求大幅下滑的開端。

他近日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說:“當(2025年)總人口進入負增長時,將出現需求短缺。”

緊張局勢升級

除了GDP增速,中國官方上週還公佈了強勁的貿易和投資數據,中國3月進出口同比增速均超過30%,創下2017年2月以來的最高增速。外商直接投資也錄得大幅增長。

但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基數效應消減、海外生產的恢復,中國出口恐怕難以一直保持強勢。

瑞銀全球研究部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博士在研究報告中預測:“出口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因為基數效應開始變得不那麼有利,特別是在抗新冠產品和電子產品的特殊高基數下”

此外,在美中緊張關係升級的大背景下,中國將貿易武器化的趨勢已經導致與多國關係緊張。外部的不確定性為中國的貿易前景蒙上陰影,並在中期對中國經濟增速產生不利影響。

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致力於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近期推出了《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制定了幫助美國企業撤出中國市場和尋求供應鏈多元化的方案。

國際緊張局勢還會在長期影響中國吸收外資的能力。近日來,中國的商業環境越來越政治化,官方支持民眾攻擊對新疆強迫勞動表示關切的外國公司。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貿易專家哈夫鮑爾(Gary Hufbauer)對美國之音表示:“2021年的外國直接投資將持平或下降。在看到中國政府態度友好之前,外國企業會很謹慎。 ”

在國內消費趨緊,國外競爭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可能還會面臨更高的債務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表示,中國政府又回到了投資驅動增長的老套路,中國經濟面臨巨大的結構性問題。

朱民周一在海南的博鰲論壇上說,中國從大流行病中的強勁復甦主要是由較高的投資和出口推動的,而消費是一個拖累。

大型基礎設施推動了中國的複蘇,房地產銷售也推動經濟的增長,但對這兩項的嚴重依賴導致了中國經濟的長期不平衡。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在最新的評級行動評論中表示,2020年中國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的升幅逾20%。若中國的金融系統脆弱性急劇上升,評級則可能面臨下行風險。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