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美智庫為下屆政府描繪對台政策藍圖 指台灣是美重大利益所在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調查研究的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調查研究的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
美智庫為下屆政府描繪對台政策藍圖 指台灣是美重大利益所在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8:44 0:00

一個為美國下一屆政府提出對台政策藍圖的智庫報告說,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無論誰執政,美國朝野在對台政策上都有廣泛共識,美國必須加強對台灣的支持,確保台灣持續安全繁榮,因為台灣的成功與否攸關美國重大國家利益。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這份名為“朝向一個更強勁的美台關係”(Toward a Stronger US-Taiwan Relationship)的報告指出,美國對台政策應該以對美國利益的清楚評估作為推動力,“那些利益包括確保台灣持續作為一個安全、穩定、健康、堅韌、繁榮及創新的民主社會,不受掠奪與脅迫。”此外,美國的利益也在於台灣持續能融入全球經濟以便能繼續為全球做出貢獻。

報告說,如果美國要達到這些目標,台灣必須逐步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台北應該做的努力包括:強化其經濟增長、創新能力、全球競爭力和經濟自主性;投資並建立一個可能執行可信防衛的軍事能力;改善民主治理,以及擴大對外發出台灣成功的信息。

這份64頁的報告強調,台灣關係法、三個美中聯合公報(依據美國自己的詮釋),以及“六項保證”,應該持續是美國對台政策的核心框架。

“今日在美國,公眾及國會對台灣的看法非常正面”,因此報告說,未來美國的政策也必根植於對“台灣的未來對美國國家利益有重大影響”的理解:包括價值、印太地區地緣政治,以及經濟繁榮,因為在這三方面,台灣的重要性已經大為提高。

報告提出的政策建議,包括啟動美台雙邊貿易協定談判、協助台灣融入供應鏈安全多邊討論、發表高層宣示確認台海和平是國際重要關切、對台灣安全進行高層跨部會全面審視、發展一套新工具來強化威懾並形塑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層的意圖、擴大美台防務對話、加強美台高層對話溝通機會、協助台灣擴大與多邊團體的接觸、加強與理念相近國家的聯盟以擴大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支持等。

在報告發布前,該智庫負責這個調查研究的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及格林(Michael Green)星期三(10月21日)也對報告的背景對媒體進行簡報。

葛來儀說,中國對台的各種施壓行為已經引起更多對台灣可能是北京繼香港之後下一個目標的擔憂,CSIS民調顯示54%的美國人視中國是美國為最大挑戰,認為俄羅斯是美國主要挑戰的只佔22%,在中國已經成為美國主要戰略競爭者之際,現在也是評估美國對台政策和框架是否有效的適當時機。

她說,報告是由CSIS今年初成立的“美國對台政策工作組”負責,工作組有16名成員,包括前政府資深官員,貿易、科技、法律、國安及人權事務等各領域專家,她、格林和布魯金斯學會的卜睿哲是共同主席,報告內容涵蓋經濟與技術、防衛與安全、雙邊與多邊外交、國際組織和國會等,並且在各章節中分析趨勢、問題和機會,並提出可執行的政策建議。

格林表示,這個工作組報告是由從事亞洲政策、台灣政策、貿易、防衛政策30、40年的跨黨派專家所提出,“是一個無論是拜登或第二任特朗普政府都可以非常放心執行”的政策藍圖,而能夠走到這個地步的原因,是因為對台灣的“跨黨派共識已經出現。”

在小布什政府擔任亞洲事務特別助理及資深主任的格林說,當他在白宮任職期間,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是非常兩極化的,而在更早的90年代他在國防部任職時,國會與克林頓政府在對台政策上看法更是有巨大分歧,“你大概可以在智庫裡挑出誰是親台灣誰是親中國。但那些日子已經離我們而去了。”

他說,“國會對台灣的支持非常廣泛且超越黨派,正如你可以看到我們工作組的組成,這是一個由跨越意識形態光譜不同部分及各種不同領域,從貿易到國防到外交和法律的專家所組成。這個團體有廣泛共識,而且我認為它反映了美國的共識,那就是台灣的成功與我們有利害關係。”

格林說,報告提出的藍圖反映出對台灣的共識,也來自國會和美國思想領袖及各領域人士看到,中國在香港的行為、對台灣選舉的干預、台灣位於民主前線、在新冠疫情中要全世界感謝它的“戰狼”作風,以及蔡英文雖然來自傳統上主張獨立的民進黨,但在兩岸政策、在與美國的關係上卻採取“極端謹慎、極端一致”的表現,以便使美國“確定她不是問題的來源,而是可靠/穩定的來源”,這種做法也達到它的效果。

他說,這個報告即便在10年前或15年前馬英九或陳水扁執政時都難以執筆,因為那兩個政府對美國在關於台灣的辯論上造成不同的影響,但蔡英文政府卻使九成以上關注台灣的美國人士支持台灣,這是非常廣泛的支持,它也是因為蔡英文的領導能力才讓報告有可能提出這個藍圖。

不過格林也指出,報告中的一些政策建議,可能對一個拜登政府會比較自然,例如非常關鍵的是,如何將美國及日本原本就比較支持台灣的立場擴大到歐洲、澳大利亞和印度等,中國“360度的全球性脅迫”已經增加了那些國家對台灣的同情和支持,所以那將涉及跨大西洋對話,如果是特朗普第二任,也必須將此議題帶入與歐洲的關係內。

另外,在簡報會的問答環節中,葛來儀和格林對於近來引起高度關注的中國是否武力犯台,以及美國是否介入的問題做出答复,兩人都認為中國對台灣發動武力攻擊的可能性不大。

葛來儀說,美國國會一向對台灣極為支持,這種支持今天已經達到新高,部分原因也在於中國對全球民主的破壞行動,因此如果中國對台動武,美國國會必定會有支持台灣的反應,不過她和格林都沒有看到近期內有任何可能情況台灣會採取被北京視為挑釁的行動,因此如果發生武力衝突,“那可能是中國挑起的。”

此外,葛來儀也認為,中國專注的焦點是如何防止台灣成為法律上的獨立國家,統一不是習近平的近程目標,那是中國共產黨長期的努力。目前中國已經防止台灣宣布獨立,她認為習近平事實上專注的是國內的挑戰,確保中國不會掉入中產階級陷阱,而不是每天一早醒來就想到統一的問題。

格林也認為,中國對台灣發動侵略“極端不大可能。”。他說,“全面戰爭將導致政權改變,不是在台北,而是在北京。它對任何中國政府都是一個風險極高的提議。我認為較有可能的是某種灰帶脅迫的升級,例如通過網絡攻擊或諸如此類的事情。”

至於美國對台海議題的立場應該戰略清晰或戰略模糊,格林說,報告中對此不採取立場,不過報告建議美國應增強支持台灣的宣示,表明中國的脅迫,而這種脅迫在喜馬拉雅山、南中國海、與日本在東中國海,以及在香港都愈來愈明顯可見,美國必須清楚宣示那些脅迫將有後果。

除了葛來儀、格林及卜睿哲三位共同主席外,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美國對台政策工作組”成員包括鄧志強(Abraham Denmark)、麥艾文(Evan Medeiros)、何瑞恩(Ryan Hass) 、洛曼(Walter Lohman)、桑德斯(Phillip Saunders)、白明(Jude Blanchette)、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葛天豪(David Keegan)以及戴杰(Jacques deLisle)等。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