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國務院改組補強科技短板美中競爭恐越來越烈?


北京人大會堂的電子大屏幕顯示李強在全國人大會議上講話。(2023年3月5日)
北京人大會堂的電子大屏幕顯示李強在全國人大會議上講話。(2023年3月5日)
中國國務院改組補強科技短板美中競爭恐越來越烈?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0:03 0:00

中國全國人大3月7日公佈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主要包括兩個部門的建立,以及四個單位的重組或調整,另外則是按照5%的比例精減中央機關人員編制。觀察人士分析,這次改組凸顯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個人意志將貫穿國務院運作,也凸顯中國想要補強其科技的短板,以回應美中對抗的新形勢,預期兩會後,美中競爭恐會越來越激烈。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釋出

中國“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7日公佈,內容包括將取消中國銀行保險監管機構,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國家數據局,重新組建科技部,以及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信訪局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升格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

其他方案還包括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統一規範管理、優化農業農村部職責、完善老齡工作體制等。

全國人大預計將在本週五(3月10日)表決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當天也將選舉中國國家主席,現任領導人習近平預計將毫無懸念地繼續擔任國家主席,而新一屆的中國政府高層領導班子也將於本週末確認。

黨政不分

中共舉行二十大後,外界普遍認為,中共以黨領政,其實就是以習近平的個人意志來統管政府工作。而這一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內容,相當程度地將政府的職能轉到了黨,以此來展現習近平藉由國務院來貫穿其個人意志的目的,將黨與政牢牢捆綁在一起。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系主任洪敬富。(洪敬富提供)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系主任洪敬富。(洪敬富提供)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系主任洪敬富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作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一位連續三屆任期的中共總書記,他除了透過國務院改組來執行其個人意志外,還必須審慎面對美中關係的新形勢,因為美中關係已經不只是一種外交辭令上的對抗,或者是一些有限度的矛盾,而是已經變成一種體係與結構的對抗,因此習近平必須調整國家機構組織來回應美中新形勢。

他表示,因此,習近平抓住科技、金融監管與安全三個重點,由習近平及習家班的人馬親自掌管,其他像徵意義的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就是按常規走,這也可以從中國政府的預算分配看出端倪,比如跟安全相關的國防外交經費大幅增加,教育經費則增長的很有限。

根據中國國務院的機構改革方案,重組科學技術部是為了強化戰略規劃、資源統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健全新型的舉國體制。另外,國家知識產權局也升格為國務院直屬機構,以“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彭博新聞社指出,科技部經過重組之後,將能更集中資源,發展技術,藉此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補強科技短板

最近幾個月,美國增加了對中國芯片製造商的製裁。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前兩個月,中國芯片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6.5%,比2022年全年下滑的15.3%還多,而2022年也是中國20年來芯片進口的首次下降。

面對美國限制芯片對中國出口的舉措,習近平日前也罕見地公開點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遏制”、“圍堵”和“打壓”中國。

法新社說,北京的高科技雄心正受到華盛頓及其盟友越來越多的限制,促使中國公司加緊努力,以便不需要關鍵的進口。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德昇。(陳德昇提供)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德昇。(陳德昇提供)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德昇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美中貿易戰之後,中國的高科技也被管制,因此中方希望透過這次國務院改組來強化科技領域的集中領導,補強其科技短板,不受西方限制。

陳德昇說:“在高科技這個領域,或者是有一些卡脖子的領域,他希望能做出一些突破,可以用一些更具體的一些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

國務院改組的另一個重點是金融領域的改革。在兩會召開前,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發表了一篇長達3500字的評論,表示要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西方看齊論”等“錯誤思想”,以清除黨內政治隱患。

金融領域改組

中國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內容還包括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證券業以外的金融業監管,而證券監管則交由證券監管委員會執行,兩者都直屬國務院。分析人士認為,在強化黨的領導前提下,這項改革顯然是想透過集中金融管理行政權的方式,用行政力量介入資本市場並加以控管,以提升面對金融風險的應對能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吳木鑾提供)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吳木鑾提供)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金融領域的改組是因為中國官方認為很多金融業人士都是受西方教育長大,認為他們低估了中國市場的價值。在美中競爭的大格局下,為了反美國、反西方,中國開始要做很多跟西方切割的動作,包括金融,也包括數據,因為金融與數據的發源地都是在西方,也確實有很多中國人在西方接受這方面的教育。

他說:“現在他(中共)的做法就是走中國自己的道路,所以會跟西方的鬥爭越來越激烈,會走得越來越遠。”

除此之外,中國的房地產與地方債務危機也是這波金融改革的動機,因為地方財政倚靠賣地收入,但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建商無力償還貸款,導致爛尾樓頻傳,進而影響政府交通、教育、福利等公共支出,這種惡性循環是中國一大內部隱患,如何規避這方面的風險,必須及早籌謀。

控制數據流動

在這次中國國家政府機構改革中,另一個習近平必須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就是安全領域。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系主任洪敬富說:“其實他(習近平)現在面臨的更大、重要的課題是安全的課題,所以他一切要回到所謂的如何鞏固,包括個人以及黨的生存、國家的這種安全議題之上,所以,這個機構改革就成為他的一個所謂的、可以更好的去為政治當前形勢的需要而服務。”

洪敬富說,國家數據局應運而生,因為沒有數據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但同時還要去避免數據外流,以免影響國家安全。他說,由於中國對數據流動的控制越來越嚴格,可以預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逃離中國。

至於國家信訪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按照改革方案的說法是為了“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更好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但學者認為,這是為了因應近年內地示威事件頻傳,中共當局有意提升對信訪工作和化解社會糾紛的管理層次,以維護國加安全與穩定,同樣是跟安全議題有關。

人力精簡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改革內容是中央政府人力精簡。根據議案,中央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陳德昇說:“這是財政過緊日子的一個徵候”。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表示,當中央說要精簡5%,勢必會引發地方和基層仿效,甚至還會“加碼”,繼而引發公務員體系減員潮,因為地方政府的冗員更多。他表示,清零政策耗損中國經濟,而地方政府的財政本身也很脆弱,很多地方其實都發不了工資。

吳木鑾說:“財政上沒錢了,那他能做的就是裁員,這個也是應對新冠疫情、他們自己現在要付出的代價。”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國務院自改革開放後已經經過多次改組,但多半是為了配合經濟市場的發展與需要所進行的體制調整,以便強化政府職能,是屬於技術的調整;但這一次完全不同,是屬於政治層面的改組,要求政府機構更加效忠共產黨與習近平,並且從短板著手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目的是為抗衡並戰胜對手。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