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港府訊息封鎖未有停歇 香港民研停發敏感話題民調結果


香港民意研究所的一名雇员走进大门。(2023年6月21日)
香港民意研究所的一名雇员走进大门。(2023年6月21日)

香港一家最知名的民意調查機構決定縮小民調範圍,不再公佈類似天安門鎮壓等敏感議題的民調結果。這一行動無疑將給人們了解香港民意變化增添了更多的困難。

香港民意研究所(簡稱香港民研)是周二(6月20日)在其官網上宣布這個決定的。這家被香港建制派稱為親泛民機構的香港民研表示,大約1/4的定期民調題目都不再公開發表,剩餘的民調中約有1/3用於內部參考、學術研究和收費服務。

就在兩週前,港府出面叫停了香港民研準備在六四周年公佈的一份對1989年六四民主抗議運動所作的民調報告。港府沒有公佈叫停的理由,但顯然與港府對輿情風險做出的評估有關。

一些港媒指出,迴避敏感話題的決定反映了香港這座城市政治格局的新變化,這是港府為確保社會各界遵守北京實施的國家安全法採取的一項新措施。

據美聯社週三報導,香港民研香港民研總監鐘庭耀在給美聯社的電郵中表示,港府進行的風險評估顯然對香港民研的這個決定產生了影響。

鐘庭耀表示,香港民研在審查其業務操作方式的時候還考慮其它各種因素,例如民意數據的需求、香港社會的歷史演進、民調在促進科學與民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法律風險等。

鐘庭耀說,根據最後的方案,受到影響的議題有1989年六四鎮壓、香港1997回歸、香港紀律部隊、議員評級等。最後方案將在今年七月宣布。

批評者指出,香港民研的這個決定對於以言論自由聞名的香港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台灣中央社引用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的話說,新時代管治下有很多忌諱,影響市民知情權及討論社會如何改善,即使有部分調查會繼續但不公開,都是在限制研究自由。

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1997年回歸中國。當時中國和英國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雙方承諾,香港回歸後將享有高度的自治權,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司法權和終審權都不會改變,香港人民將繼續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旅行、遷徙、通信、罷工等自由權利。

中共強人鄧小平當時也親口承諾,在回歸中國之後,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和香港居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將保持五十年不變。鄧小平在與香港地產大亨李嘉誠的談話中明確表示,五十年之後,大陸也進步了,香港就更沒有理由改變了。

但是,習近平上台以後,徹底否定了中英聯合聲明的有效性,稱之為一個不具效力的“歷史文件”。 2020年,中共強行在香港實施了港版國安法,對香港民主力量實施打壓,對香港人民的言論、出版等多種個人權利進行封殺。

2021年一月,香港當局以顛覆罪抓捕了五十多名民主活動人士,香港警方還以香港民研參與組織獨立選舉而突擊搜查了香港民研的辦公室。

香港民研長期從事諸如六四事件、身份認同和兩岸關係等政治性較強的各種議題的民意調查,屢屢受到親中媒體和港府方面的攻擊。

香港民研的前身是香港民意研究計劃,曾經隸屬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 2019年港大民研脫離出來,成為一家獨立機構,改為現在名稱。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