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特首李家超評分首次跌破50分 評論員指政治壓力大讓市民不舒服


香港民意研究所公佈最新民調顯示,特首李家超的評分為49.7分,是上任13個月以來首次跌破50分。(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民意研究所公佈最新民調顯示,特首李家超的評分為49.7分,是上任13個月以來首次跌破50分。(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特首李家超上任超過一年,據香港民意研究所最近公佈的調查顯示,李家超的最新評分首次跌破50分,是歷任特首上任同期第二低的評分。有時事評論員分析,結果反映市民認同李家超的努力,但是香港社會目前政治壓力仍然相當大,例如警方國安處通緝8名海外港人,會令市民感覺不舒服。民研表示,7月開始停止發放六四等十項調查系列,不過,世界各地的民意研究者對自己的最高領導人及政府,都有責任向社會提供相關的民望數字,因此保留發佈特首及政府民望。

香港特首李家超評分首次跌破50分 評論員指政治壓力大讓市民不舒服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0:57 0:00

2021年初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大幅修改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後,警隊出身的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去年7月1日成為首位沒有競爭對手下當選的特首,也是首位“武官”出身的香港特首。

李家超評分首次跌破50分創新低

李家超上任特首踏入第13個月,香港民意研究所(簡稱民研)上星期四(7月27日)召開記者會,公佈最新的特首民望調查結果。

這次調查在7月11至21日以電話隨機訪問了1,004位香港市民,結果顯示李家超的最新評分為49.7分,較上次6月份的調查下跌1.8分,是他上任特首超過一年以來,評分首次跌破50分的新低紀錄。

據網媒《集誌社》綜合歷任香港特首包括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及林鄭月娥上任13個月的評分,李家超的評分排名倒數第二,只是比梁振英的45.8分稍高3.9分,較同期最高評分曾蔭權的67.2分遠低17.5分,也較董建華的56.1分及林鄭月娥的55.9分,低6.4分及6.2分。

評分跌支持度升或與修改問題字眼有關

調查並顯示,李家超的支持率為50%,較上次的調查增加6個百分點;反對率為29 %,較上次減少16個百分點;民望淨值為 正21個百分點,較上次調查上升 21個百分點。

民研表示,今次調查問題所用的字眼和答案選項都有所更新,由“假設明天選舉特首,而你又有權投票,你會唔會選李家超做特首?”,更新為“假設你而家(現在)有權決定續任或者罷免李家超作為特首,你會點(怎)樣決定?”

這些問題的答案由“會”和“不會”,改變為“續任”、“罷免”及“棄權”。民研認為,這些字眼的改動對調查結果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劉銳紹指政治壓力仍大市民感覺不舒服

出席記者會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這次調查結果顯示李家超的支持率上升但是評分下跌,他認為是反映香港市民欣賞以及肯定李家超的努力程度,不過,香港社會目前政治壓力仍然相當大,例如警方國安處通緝8名海外港人,都會讓市民感覺不舒服。

劉銳紹說:“因為這個調查的時間是由(7月)11日到21日,裡面有些事情其實我覺得無論有沒有發生,都會令大家感覺得到你(政府)不斷想做好經濟,但是政治上你加壓也好、保持政治張力也好,你是讓人感覺得到是不舒服的,譬如好像通緝8個人(海外港人),跟著(他們的)家人亦都是受到調查,你說程序上是要這樣做的,我在這點上我是不會這個反對的,只不過是說你的行動上得到的觀感是怎樣﹖外界的觀感以致外國的觀感,不是說外國的觀感是首要,但是香港你要作為一個全面復常,這些因素即使是微小、你認為微小,但是都要注意的。”

引港英67暴動後政策調整爭取民心

劉銳紹表示,他預計香港社會上的政治張力仍然會維持一段時間,以致目前還有接近6千宗2019年社運以來的案件仍在陸續處理當中,他認為市民仍然會感覺到當局在政治上從緊,可能會令李家超政府處理民生問題的績效產生不平衡的發展。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香港社會目前政治壓力仍然相當大,令市民感覺不舒服。(美國之音/湯惠芸)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香港社會目前政治壓力仍然相當大,令市民感覺不舒服。(美國之音/湯惠芸)

劉銳紹建議當局在政治上應該讓市民明顯感覺到,向寬鬆及漸變的角度及速度發展,他舉例1967年港英政府處理反英左派暴動的政策調整,給予市民一點政治空間以爭取民心。

劉銳紹說:“它(港英政府)的政策就是所有涉及67年的案件,它們的時間表是3年裡面解決,所謂3年裡面解決就是3年裡面去審結,它當時都很恨的,所謂3年裡面審結就是說它一堂裡面可能審十幾個人的,而且很快的啊,幾分鐘就審完的了,這樣所以無論它當時都是殖民地的高壓,但是事後因為它自己本身的政治需要,它的政治需要就是97年(主權移交)問題那時候人家已經想到了,於是它就覺得一定要爭取香港民心,解決香港的民生、經濟問題,然後輕微地給予一點點政治空間,調整警民關係,所以它的方法、它的策略有個時間表,所以它3年裡面所有一定要結案,3年之後就做它要攏絡香港民心的工作了。”

呼籲當局朝寬鬆方向與市民解結

劉銳紹表示,他提出的建議是希望政府與市民之間能夠盡快解結,而朝向寬鬆的方向,例如今年底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應該實質接納不同政治光譜的候選人參與。

劉銳紹說:“特區政府也好、北京也好、中央政府也好,適宜去做一些事情,讓人感覺得到你(政府)是願意實質接納參與,甚麼叫做實質接納參與呢﹖區議會(選舉)就是一個了,你現在常常所講的就是說鼓勵大家參加吧,喂,你有政黨在這裡不參加你叫甚麼政黨呀﹖但是如果你自己本身設了很多限制,以致大家明眼人一看,你擴大選區或者將選區重分,某個程度上都是一種計算,你是朝那個方面計算呢﹖你是朝那方面的利益計算呢﹖我沒有結論,因為它還說要諮詢嘛,我只不過這些問題一提出來,聰明的人自己會自己想到的。”

民研停發10項數據冀減政治爭執

成立於1991年6月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簡稱港大民研),從2019年7月1日開始脫離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獨立成為香港民意研究所(簡稱香港民研),繼續由鍾庭耀領導出任行政總裁,並且延續過去超過30年的多項民意調查。

香港民意研究所總裁鍾庭耀表示,仍然繼續公佈特首及政府民望等調查數據,以履行民意研究者的社會責任。(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民意研究所總裁鍾庭耀表示,仍然繼續公佈特首及政府民望等調查數據,以履行民意研究者的社會責任。(美國之音/湯惠芸)

鍾庭耀上星期四在記者會上宣佈,7月起不再公開發佈十項調查系列,涵蓋六四事件、市民身份認同、國家民族問題以及行政會議、立法會議員民望等議題。

鍾庭耀表示,那些調查議題停止發佈或者撥作內部參考,將來供外界免費或者付費查冊,完全沒有徵詢法律意見也沒有受到當局的指示,只是純粹從民研本身的資源以及社會情況需要考慮,亦不希望民研公佈的數據成為政治爭執的議題。

鍾庭耀說:“以及因為政治情況,就很多時這些數據都會變成一些政治爭執的課題,譬如是兩岸問題、香港市民怎樣看兩岸的政府、香港市民怎樣看自己的身份認同感,香港人還是中國人,還是一種混合式的一個身份呢﹖這些在我們認為很多的爭議是很不必的,如果是學術研究是非常、非常之有用,但是放在公共領域,是無邊際地在領域上面又不知道大家是會怎樣(使)用的時候,我們現在將它(調查數據)變成一個內部參考。”

續公佈特首及官員民望履行社會責任

鍾庭耀表示,民研仍會公開發放過往一半左右的調查數據,包括特首、特區政府民望及官員評分等,因為世界各地的民意研究者對自己社會的最高領導人及政府,都有責任向社會提供相關的民望數字,以履行社會責任。

鍾庭耀說:“社會似乎都還有一些訴求、有些要求,有時會用這些數字去做一些說明、評述等,另一方面,我們回看30多年前開始做我們的公開系列,我們都會覺得在一個公共領域,其實所有的民意研究者對自己社會的最高領導,無論是總統、執政黨,或者香港來講當然是特首、問責官員等,似乎是有一個責任是將這一種的資訊是帶給社會的,所以我們現時仍然是保留這個社會責任,將它帶給大家公開去提取以及去做分析的。”

評論員憂民調減少或影響政府施政

時事評論員譚美德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民研減少公開發放民意調查數據,他認為對港府的施政都會有所影響,尤其是缺乏客觀的數據去分析民意。

譚美德說:“現在在說其他的包括(開發)北部都會區、包括收(粉嶺)高爾夫球場,其實高爾夫球場那個論述是上一屆政府的啊,不是今屆政府的啊,你日後這些相關的東西用甚麼去支持你(政府)﹖還是自己仍然定一個調,覺得房屋問題就最重要了,還是這個經濟民生就最重要了,但是這些範圍很闊的啊,那方面才是最重要的呢﹖甚至乎如果大家去留意現在我就跟你說解決房屋問題,香港現在有幾多種不同類型的房屋是出自政府的嘴巴的﹖其實是多到不可想像,包括過度性房屋,這個青年旅社諸如此類,你隨時都可以講到一堆出來,其實那一個才是最客觀﹖是市民最需要呢﹖政府講不出也沒有調查給你,你憑甚麼去說你本身那個政策其實是同民意相乎的呢﹖如果你說純粹靠立法會的話,或者日後的區議會吧,現在的選舉制度根本就不是由市民去選出來的,這樣那班人(議員)又為甚麼會可以代表到普羅市民的意見呢﹖”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