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民調指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岌岌可危


香港民主思路2月17日公佈一國兩制指數創新低。(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香港民主思路2月17日公佈一國兩制指數創新低。(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香港民調指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岌岌可危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2:58 0:00

由香港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牽頭成立的智庫民主思路,星期一召開記者會公佈新一輪“一國兩制指數”調查,由去年6月的6.23分,經過反送中運動後下跌至去年12月的5.7分,是指數發佈以來的最低位。

民主思路表示,反送中運動對香港及一國兩制的未來發展造成前所未有的信心危機,來自年輕組別的不滿情緒,為社會響起一大警號。有學者分析,港人對一國兩制失去信心,主要是由於北京不守信用,以及對權力不受制約,將香港一國兩制存在的基礎全部推翻。

民主思路每半年公佈一次的“一國兩制指數”調查,由香港市民的民意調查,以及國際智庫的國際評價兩部份組成。

最新一輪的香港市民民意調查,委託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在去年6月、8月和12月,以隨機抽樣方式用電話訪問1,000名18歲以上的香港市民,以10分為滿分。

民主思路:一國兩制指數創新低

調查顯示,包括香港市民及國際社會評價的“整體一國兩制”指數,由去年6月的6.23分,經過反送中運動後下跌至去年12月的5.7分,是指數發佈以來的最低位。其中香港市民的民意調查指數,由4.58分,下跌至3.53分。

國際評價取自美國卡托研究所及加拿大菲沙研究所編制的“經濟自由指數”及“個人自由指數”,以及經濟學人智庫編制的”民主指數”,評分由2018年的7.91分微跌至2019年的7.87分。

民主思路表示,值得關注是,卡托及菲沙研究所提高香港在安全方面的評分,但香港的法治和言論自由卻越趨負面。國際智庫在整合全球評分時,數據一般滯後,鑑於香港近期的社會狀況,預料香港在國際社會的評價很可能進一步下跌。

香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驟降

負責調查的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潘學智在記者會上表示,香港市民總體對一國兩制的評價徘徊在極低位,調查的9個範疇包括言論自由;獨立司法權;獨立立法權;民主政制發展;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原則等,首次是全數都不合格,最低分的3個範疇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原則;全面落實一國兩制,以及對話協商解決矛盾。

潘學智表示,去年6月初開始的反送中運動,香港經歷了一個比較大的管治危機,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驟降,尤其是年輕群組特別不滿,更多的非建制派支持者轉投激進陣營,情況令人憂心。

潘學智說:然後我們見到一國兩制裡面很多的深層次矛盾長期都是未能解決,所以最近這段時間我們見到,不少的不滿情緒以及再激進化的現象就很難再相信它們是憑空而來的,亦都很難將市民及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批評完全歸咎是對政局的誤解。這個岌岌可危的狀況之下,突顯了一國兩制裡面一些的既有缺陷,我們認為民間也好、社會亦好、政府亦好,是需要急速地去改革,需要令到提供一個令到香港人安心,以及能夠接受的方案,亦補圓了一國兩制的缺陷。

73.5%認為2047後應延續一國兩制

雖然香港人對一國兩制指數的評分大幅下跌,不過,調查針對2047年後延續一國兩制結果顯示,去年10月即反送中運動仍相當激烈的時候,仍有73.5%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延續,當中包括本土派及自決派,相對2018年12月的76.5%只微跌3個百分點,但認為不應該的人,則由8.1%上升至14.1%,淨值由68.4%下跌至59.5%。整體而言,所有政治派別包括建制及不同光譜的民主派,對延續一國兩制支持度淨值都錄得下降。

潘學智分析,香港政制的其他替代方案,其實坊間都經常有討論,港獨、成為聯合國庇護的一個地方、中立國、成為英聯邦的一部份,甚至認為回歸到一國一制,成為中國其中一個直轄市等,但是似乎絕大部份的香港市民都不認為,這些替代方案是可行,所以一國兩制仍然是唯一一個2047年後最可行,也是最多香港人接受的方案。

潘學智說:即使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運行是有失望的,但是這個框架下面,其實亦都可以有很多的改革令到市民去滿意,包括政制的改革,裡面是其實一國兩制承諾的雙普選(特首及立法會),其實差不多一國兩制差不多去到一半了,50年不變的承諾差不多去到一半了,仍然都是繼續爭取這個雙普選,似乎是需要在這個的承諾之下作出一些實現,亦都有(中國)國家安全方面的要求,其實仍然都是未完成的,所以見到不同的派別都對一國兩制有一些失望,所以是可以理解的。

2047年可能是“二次回歸”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龍家麟表示,2047年可能是“二次回歸”,目前2020年的香港與1985年主權移交前的階段差不多,現在最大的壓力是一些地契及樓宇按揭,最大的推動力會是財金的問題。

龍家麟表示,雖然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大跌,尤其年輕組群的不滿是最大,甚至主張港獨,但是絕大部份的香港人都知道”是無得揀”,他認為香港不同政治光譜的政黨,都應該開始思考落實推動2047年之後,如何延續一國兩制。

龍家麟說:大部份人都知道其實是“無得揀”,除了一國兩制之外,即是一國兩制之下最高度的自治,除了這樣是“無得揀”,我們其實是一路看2047那個情形是怎樣,我們開始研究那件事,反而是任何的政黨、任何的政團、智庫要看的就是說將來的、不會有25年這麼長,將來的15年左右,怎樣去落實2047、推動2047之後繼續一國兩制延續。我們自己作為一個智庫認為,這是對香港利益是最大的,甚至對國際,因為國際在香港、透過香港的投資是很大的,當然(中國)內地,我聽不到(中國)內地的官員說,2047是完(一國兩制)。

更多港人將矛盾責任歸咎於中國

調查顯示,當實踐一國兩制出現矛盾時,應歸咎責任於中國抑或香港,2019年10月的調查顯示,45.5%的受訪者認為,責任屬於中國,只有11.5%的受訪者認為,責任屬於香港,兩個結果都是2017年中調查開始以來最一面倒的結果。

民主思路認為,更多香港人將矛盾責任歸咎於中國,北京與香港政府都需要就政府與市民之間的僵局和矛盾反思自身責任。

針對香港人將一國兩制矛盾的責任歸咎於中國有上升趨勢,潘學智回應美國之音提問表示,今年初開始,北京駐港機構中聯辦以及港澳辦都相繼有人事變動,他認為對港人的怨氣有一定的抒發,但北京對港政策會否有重大調整,他個人認為未出現,似乎更似是落實四中全會的決定。

潘學智說:似乎更似是落實四中全會的決定,包括是要更加完善對(中國)國家安全的法律的制度,以及執法制度,以致執法的機構都需要加強的,似乎這個人事的更替,即使有轉換都是會履行(北京)中央政治局的決定而已。

在”8-31框架”中爭最大自由

對於港人爭取雙普選的訴求,龍家麟回應美國之音提問表示,想要”走甩”2014年的中國人大“8-31決定”,差不多是無可能,他認為如果運氣好的話,反送中運動平靜之後幾年,可能有機會重提”8-31決定”,但是北京仍然不會容許香港人有機會,選出一個反對北京的特首,港人只能夠框架中爭取最大的自由度。

龍家麟說:有些是可以、即是根據這個“8-31決定”,很多年前都拋出一個方案,差不多是等於“真普選”。但是你甚麼叫“真”、甚麼叫“唔真”呢﹖你“真”都可以講到“唔真”的了,“唔真”可以講到“真”,就算你英國的制度有真普選,他們夠真普選了,其實都是被商界控制,永遠都是人,尤其是香港的情況,人是重要過制度,即是優秀的人可以令到那個制度、令到一個不好的制度行得通。

潘學智補充,在“8-31框架”當中,可以盡量爭取特首候選人提名委員會的商界提委中,將公司票轉為董事甚至個人票,都是一個民主化的進程。

潘學智說:“以致到我們現在見到有不少的組織正在爭取、嘗試去為著(立法會)功能組別的選舉去登記,其實某程度體現到是‘8-31’之下,因為特首的選委其實同功能組別的選民門檻相似,其實如果市民亦都嘗試從這個方向去進發的話,可能亦會令到那個框架亦都會有更大的民主代的機會。”

學者籲北京領導人換思維方式

香港民意研究所名譽總監鍾劍華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港人對一國兩制失去信心,主要是由於北京不守信用,以及對權力不受制約,將香港一國兩制存在的基礎全部推翻,並不是換了中聯辦及港澳辦主任就可以解決到,他認為北京

領導人必須要換一種思維方式,回歸理性才有機會解決中港兩地的矛盾。

鍾劍華說:處於強勢那一方即是北京當局,它們不守信用、它們對權力很貪婪,控制欲很強,它們亦都不受制約,它們不受憲法的制約,它們甚至不受一些承諾甚至香港《基本法》的制約,這樣的話香港一國兩制根本”無得玩”,即是說你將香港一國兩制存在的基礎都全部推翻了,所以我覺得今時今日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失望以致信心流失,確實是很自然的,也很難避免的。

鍾劍華表示,由2003年7-1大遊行之後,北京開始加強對香港的管治,希望壓抑香港人對民主、自由的訴求,但是如果當大部份香港人都認為這些訴求是正確的、也是被承諾了的,北京怎樣壓抑都沒有辦法消除,甚至1997年主權移交之後出生的“特區新一代”年青人,都走上街頭要“光復香港”,否定所有中國元素的東西,他認為北京應該深思,如果現在中聯辦及港澳辦換人,都只是某些親中顧問所講的,北京對港政策將會更加嚴厲,他相信效果只會適得其反,尤其經過去年的反送中運動之後,香港年青人對北京及港府的逆反心態更強烈。

國民身份認同評分方面,民主思路的調查顯示,中國人身份認同評分只有4.72分,較2018年12月的6.82分急速下降,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評分則由8.06分上升至8.41分。民主思路認為,香港人、中國人兩種身份認同的共存空間消失,將為短期內實踐一國兩制的一大挑戰。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