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北京二次病毒或源自東南亞 專家指對防治價值不大


六月初,新冠病毒在北京死灰復燃,讓人們再度如臨大敵。圖為北京市民在一體育中心排隊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一名警察做出禁止的手式。(路透社2020年6月17日資料照)
六月初,新冠病毒在北京死灰復燃,讓人們再度如臨大敵。圖為北京市民在一體育中心排隊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一名警察做出禁止的手式。(路透社2020年6月17日資料照)
北京二次病毒或源自東南亞 專家指對防治價值不大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7:36 0:00

一份尚未經過同行評議的研究顯示,6月初致使北京300多人感染的新冠病毒株,可能源自南亞或東南亞國家。美國醫學專家認為,該研究結果為追溯病毒最初起源提供了相關信息,但對於當前的預防和治療價值甚微。

生命科學印行前(preprint)網站”biorxiv.org”於2020年6月30日刊登了哈佛大學一個團隊的研究報告

研究人員對6月份從北京最新一輪新冠病毒病例中,採集的三個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進行了分析和檢視,並且與來自全球各地的7千643份樣本進行比對。

報告的第一作者喬治·哈恩(Georg Hahn) 是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學研究員。這份研究報告說:“鑑於最近這些病例的分支幾乎全部來自於南亞(東南亞)地區,這可能意味著,北京最新發現的病例可能是通過南亞(東南亞)重新傳播回到中國的。”

這項研究基於一個工作假說(working hypothesis),即北京新發現的病例全部是“輸入”性的。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雖然新病例沒有形成新的病例群,但它們屬於不同的病例組,除了中國(2020年3月)的少數早期病例外,這些病例絕大部分是來自歐洲和東南亞(東亞)病例。根據測序時間戳,這些組團中最近的病例來自東南亞,這可能意味著北京的新病例,可歸因於來自東南亞病例的傳播。

哈佛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從北京採集的三個基因序列顯示,與2月至5月間歐洲的病例最為近似,同時也非常相似於5月至6月間南亞及東南亞的病例。研究還發現,這三個病毒基因序列,同時也與中國3月份時的一小部分感染病例類似;表明這個病毒株可能最早在中國出現,三個月之後又回到中國。

美國流行病和衛生安全專家對這項研究的發現並不感到“驚奇”,認為這只是進一步揭示了此次新冠病毒的傳播範圍之廣和傳播路徑之複雜;為追溯病毒的最初起源提供了相關信息,但對於當前新冠病毒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價值不大。

流行病專家、喬治城大學醫學院教授劉成龍(Dr. Chenglong Liu)對美國之音說:“病毒基因序列對比分析主要通過對不同樣樣本的病毒序列進行相關分析,再結合樣本監測的時間順序,可大致描述病毒的進化過程。該研究提示,北京最近發現的病毒可能來自東南亞或者歐洲,為外源輸入病例。”

勞拉·卡恩醫生(Dr. Laura H. Kahn)是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全球安全項目研究員。卡恩醫生認為,這些發現只是表明,該病毒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並且正在返回中國。“我們知道病毒是高度可傳播的,所以這些發現不足為奇。不會改變當前的預防和治療戰略,”她說。

劉成龍醫生則認為,哈佛大學這組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進一步警示,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的預防“要求重視外源性病例的控制,需要盡可能地切斷傳播途徑”。

關於這項研究結果是否影響當前新冠疫情的防治戰略,普林斯頓大學的卡恩醫生對美國之音說,目前既無疫苗也無藥物的情況下,“保持社交疏遠、戴口罩,以及保護最脆弱的人群:老年人、肥胖者、慢性病患者等等,仍然是防止新冠疫情第二波爆發的最重要的策略。此外,政府領導人有效的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劉成龍認為,該項研究只是做了病毒序列相關性研究,能提供一些病毒來源的線索,“但對預防第二次爆發的價值不大”。預防第二次爆發的關鍵,還是要加大傳染病防治三大措施(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的實施力度。

他補充說:“由於Covid-19現在還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這些病毒突變是否會影響到藥物和疫苗的製備需要進一步研究。”

至於哈佛大學團隊的研究如果通過同行評審、並證明在科學上是合理的,多大程度上有助於追踪新型冠狀病毒的最初起源,流行病專家劉成龍認為,病毒基因序列對比分析對病毒的溯源可以提供一些信息。

“但也很難確定病毒的起源地,因為統計上的相關關係並不能簡單地解釋為因果關係,”他說。

劉成龍對美國之音表示,在判斷病毒起源時應當綜合各種信息進行判斷。比如,病毒在不同地方被發現的時間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對過去儲存樣本進行回溯性研究,查找病毒基因或抗體最早出現的時間,可以提供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美國知名病毒學家、馬里蘭大學醫學院教授趙玉琪(Prof. Richard Zhao),對哈恩團隊研究對追溯病毒始源的價值不以為然。“關於新冠病毒的起源,現在已經陷入'他說和她說'的境地,” 趙玉琪說。

趙玉琪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CDC)最近的數據,並沒有將北京新病毒與中國的任何毒株聯繫起來,而是與歐洲有關。這與哈佛學者的這份研究截然不同。“更有甚者,我上週看到另一份來自意大利的報告,說他們從2019年初收集的污水樣本中,也已經檢測出新冠病毒。 眾說紛紜的時候,你該相信誰的?”

中國疾控中心首席科學家吳尊友(Zunyou Wu)也對媒體表示,該項研究的發現無法得出所稱的結論,北京新出現的新冠病毒“源自於哪裡都有可能”。吳尊友本星期早些時候對官方媒體“中新社”說:“基因測序顯示,北京的病毒不可能來自動物,也不是衍生於早期流行的病毒株。”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官網顯示,吳尊友1995年在該校獲得流行病學博士學位,目前擔任該校公共衛生學院客座教授。

馬里蘭大學病毒學家趙玉琪對美國之音表示,作為病毒專家,對待病毒始源的底線是:目前還無法驗證哪些結果是真,哪些結果是假;因為這需要紮實的證據去證實。

“更何況許多情況下,有人把病毒和病毒始源與政治混為一談。因此,在同行評議或者獨立研究驗證這些研究結果之前,我無法對該研究結果發表評論,”他說。

網站“bioRxiv”自我介紹說:“該網站是一項免費服務,在線存檔和發行生命科學研究中尚未發表的印行前文本。”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