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台灣總統賴清德稱讚台積電對美國千億美元投資是“台美關係歷史性的時刻”


2025年3月6日,台灣總統賴清德與台積電董事長兼執行長魏哲家在台北總統府舉行記者會。
2025年3月6日,台灣總統賴清德與台積電董事長兼執行長魏哲家在台北總統府舉行記者會。

台灣總統賴清德稱讚台積電(TSMC)計劃對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是“台美關係歷史性的時刻”,並稱台積電赴美的投資過程當中,“並沒有接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

賴清德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星期四(3月6日)在台北的台灣總統府就這個投資案向記者做了說明。魏哲家說,台積電對美國擴大投資,是因為美國客戶需求量非常大,今後三年要蓋的生產線也已經“訂滿了”。

“台積電在台灣以外的每個地方蓋生產線,都是為了客戶的需求。”他說。

在決定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之前,台積電去年4月已經啟動了對美國的650億美元的投資。這次在美國西部的亞利桑那州投資的1000億美元將多蓋三個工廠、兩個高階封裝和一個研發中心。

兩天前,魏哲家和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了這個芯片巨頭的擴建計畫。

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說,“我們必須能在這裡製造我們所需的晶片和半導體。”他還補充道,對美國來說,此舉“事關國家安全”。

魏哲家星期四說,台積電還計劃今年在台灣興建11條生產線,加大美國投資不會影響台灣的投資。

“美國的1000億會不會影響我台灣的11個生產線的前進呢?不會。我們還繼續蓋,因為還是不夠,我昨天還請賴總統幫忙,趕快多找土地,讓台積電可以趕快蓋生產線。”魏哲家表示。

最近幾年,台積電還在日本和德國興建了生產線。賴清德稱,台積電的佈局同時也提供了“台灣的企業進行國際合作,也成就了台灣更大的實力。”

台積電的全球佈局表明,“台灣的產業是從'西進'、接續的'南向'、進一步的北邊合作'北合',幾十年來所積累的實力,已經足夠讓台灣自信地跨越太平洋。”東賴德到美洲。

在野黨不以為然

儘管魏哲家和賴清德稱在美國投資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但是這項投資在台灣引起了廣泛的擔憂,一些在野黨立法委員稱,台積電在美國擴大投資可能會傷害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和國家安全。

台灣主要的反對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星期二對記者說,如果中國軍事攻打台灣,台積電在美國的額外投資可能會使台灣“已經沒有安全保障了”,因為華盛頓將擁有最先進的芯片製造工藝。

此外,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指責賴清德把台積電「出賣」給美國。

“台灣人民擔心,『護國神山』要被搬走了,這是重大的國家安全危機,對國人的信心、兩岸關係與未來台灣在地緣政治的位置,都有重大負面影響。”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在其社群平台臉書發文表示。

分析家說,在野黨的言論是他們質疑美台關係的策略的一部分。

「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台積電一直在擴大規模,包括在日本和中國,但是只有當人們關注台積電在美國擴展時,台積電放棄台灣的言論才會浮出水面,」台大政治學者南樂(Lev Nachman)說。

“這表明,這些言論更多的是試圖傳播疑美論,而不是對台積電及其意圖的真正批評。”他在接受美國之音(VOA)電話採訪時說。

其他專家說,雖然台灣政府正試圖透過星期四舉行新聞發布會來反駁在野黨的批評,但國民黨的主張讓一些人產生了懷疑。

“他們的做法達到了預期目標,因為有太多的資訊讓不熟悉台積電在台灣以外的業務的人無法理解。”台灣東吳大學政治學者陳方隅(Chen Fang-yu)說。

“即使台積電在2030年前完成所有海外工廠,其80%以上的生產仍將留在台灣,這意味著其海外擴展不會對台灣產生太大影響。”他在電話中告訴美國之音。

國防支出仍是個問題

特朗普多次宣稱,台灣偷走了美國的半導體技術。南樂說,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擴建能有助於減少台北和華盛頓之間的潛在摩擦。

追加的投資“能幫助讓特朗普政府相信,台灣會當真竭盡所能要成為美國的朋友。”他對美國之音說。

儘管有這些正面的效果,陳方隅和南樂都認為,台灣仍面臨特朗普政府要台灣大幅增加自身國防預算的壓力。

南樂說,“台灣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我們看到(被川普總統提名為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Elbridge Colby)在參議院提名確認聽證會上附和了特朗普的看法,台灣需要將GDP的10%用於國防開支。”他還補充說,一旦台灣的國防重新進入川普的視線,台灣政府將感受到來自華盛頓的視線的巨大壓力。

為了應對迫在眉睫的挑戰,陳方隅表示,台灣政府應該表現出從美國購買更多武器的意願,或是製定深化與華盛頓國防合作的計畫。

他對美國之音說:“台灣需要表現出加強防禦能力的決心,並且需要拿出一些具體數字。”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