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回擊中國宣傳 專家呼籲美國展開互聯網外交攻勢


2018年北京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的一個電子屏幕顯示中國地圖(美聯社2018年4月26日)
2018年北京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的一個電子屏幕顯示中國地圖(美聯社2018年4月26日)
回擊中國宣傳 專家呼籲美國展開互聯網外交攻勢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5:28 0:00

面對北京不斷加大網絡和社交媒體海外攻勢,網絡安全分析人士指出,華盛頓缺乏有效可行的互聯網外交政策。一些研究中國媒體的專家說,美國應該制定出一套戰略性、協調性和全政府範圍的方法,以應對外國政府的造謠與宣傳挑戰。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The National Interest)2月8日刊發了題目《為互聯網尋找外交政策》的評論文章。文章認為,華盛頓在運用互聯網方面沒有自己的外交政策;針對北京運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在海外展開的宣傳攻勢而言,美國的政策可以簡單被歸納為就是“不做中國在做的事情”。

中國投入巨資 意圖改寫互聯網規則

文章作者認為,美國政府缺少建設性的互聯網戰略。過去的幾年來,美國和中國進行的是零和技術競爭,只是一味地把驅逐和排斥中國技術作為最好的應對,而沒有採取有效和具有目的性的戰略。

相比之下,俄羅斯和中國等一些專制國家,除了大舉對美國等西方民主國家進行大外宣攻勢之外,還積極致力於在其互聯網和數字媒體的技術和運用等領域改寫互聯網規則。北京在改變互聯網的技術標準、基礎建設和治理規範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資金。

過去的兩年來,華盛頓在互聯網時代對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扶植的媒體大舉進入美國,採取的是一種“嚴防死守”的策略。

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已經進行過好幾輪“媒體戰”:從最初將對方派駐各自境內的新聞機構相互指定為“外交使團”,再到去年9月份左右雙方相互限制外派記者人數和工作簽證,甚至相互驅逐記者。

面對莫斯科和北京在互聯網時代對美國新聞和信息環境的大舉攻勢,以及努力營造有利於它們的媒體環境的大外宣運動,華盛頓是否應該制訂自己積極主動的互聯網外交政策?

何惠芝:華盛頓需要全面戰略對抗中國的信息攻勢

美國非營利公共智庫“海軍分析中心”(CNA)高級研究員何惠芝(Heidi Holz)認為,制定出一種戰略性、協調性和全政府範圍的方法,以應對外國政府扶植的造謠與宣傳的挑戰,是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的。

專門研究中國媒體現狀與環境的何惠芝對美國之音說,美國若真的推出針對互聯網的“外交政策”,華盛頓需要應對和解決受北京影響的信息環境中方方面面的問題。

CNA的研究表明,中國顯然正在開展一場全球運動,去營造有利於中國的媒體環境。北京這項努力的範圍幾乎涉及信息環境的所有方面,不僅包括印刷和廣播和電視媒體,而且還包括數字媒體和信息和通信技術基礎設施。

“為了對抗中國營造信息環境的全球運動,美國需要有一個長期的應對方法,去尋求堵塞和解決美國在國內外的漏洞和脆弱;而北京正是利用了美國的這些漏洞和脆弱性去推進其自身利益,”何惠芝說。

何惠芝介紹說,他們為研究中國在海外營造媒體環境的外宣活動,曾經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的各種媒體專業人士和專家進行了交流。

這些國家的媒體專業人士,就美國和國際社會如何幫助和支持他們各自國家信息環境的完整性提出了建議。他們的建議包括:為獨立的媒體提供經費,以支持促進數字媒體掃盲的計劃,以及為該地區的當地記者提供獨立技能培訓。

何惠芝說:“我認為美國可以考慮採取並實施這樣的項目和計劃,以對抗北京為營造在其目標國家的信息環境而採取的攻勢和運動。”

貝爾斯:美國有新聞自由傳統,不該以牙還牙

另外一位媒體專家、波士頓學院媒體文化高級講師瑪莎·貝爾斯(Martha Bayles)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國全球媒體署(USAGM)旗下的“開放技術基金” (Open Technology Fund),為促進人權和開放社會,以及全球通信網絡的包容性和安全利用,在過去幾年所推動的許多項目是非常有效的。

不過,貝爾斯認為,華盛頓不應該效仿北京的做法,在互聯網和數字媒體市場採取所謂外交攻勢,用以牙還牙的方式對付北京。

“讓一個具有新聞自由傳統的國家,去審查那些來自沒有新聞自由傳統國家的媒體,又不顯得對新聞自由的崇尚是虛偽的,這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她說。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