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他選擇“堅守做人的底線” - 記中文傳媒人程凱從黨報高官到民運記者的一生


程凱照片 (程凱朋友孫凱提供)
程凱照片 (程凱朋友孫凱提供)

“此時,我知道,如果堅守黨報總編輯的底線,放棄做人的底線,那麼我的下半生就會在對自己的譴責和痛恨中度過;如果我堅守做人的底線,放棄總編輯的底線,那就意味著失掉自己在中共體制內享有的地位和利益,自己包括自己的家庭將遭受無盡的苦難。”

這是剛故去的流亡美國的中文媒體人程凱在他離世不久前完成的回憶錄中的一段話,回顧的是1989年六四期間,擔任《海南日報》總編輯的他在如何報導六四事件上面臨的掙扎。

最後,程凱選擇了“堅守做人的底線”。六、四天安門大屠殺發生後,《海南日報》在他的主持下,曾把《人民日報》將八九民運定性為“動亂”的“四二六社論”從頭版頭條下撤至第四版。當中國當局開始在北京戒嚴時,他也公開反對戒嚴,反對對學生的鎮壓,表達對中共改革派領導人趙紫陽的支持。

程凱後來被中共當局解除所有黨內外職務並被軟禁。之後,在香港人士的營救下,於1990年4月15日流亡美國。他也從此上了中國政府的“黑名單”,永遠不能再回到中國。

2025年1月26日,程凱病逝於美國加州奧克蘭市,享年78歲。他的妻子和前同事陪伴在他的身旁。

“紅二代”出身,禍起良知

程凱的父親原是原中共將領林彪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軍官,轉業後在廣州省委任職。程凱高中畢業後進入廣州的《羊城晚報》當記者。後來他曾擔任《人民日報》社駐深圳記者站站長、首席記者。

1987年,程凱由《人民日報》社調往即將建特區省的海南島,出任《海南日報》社總編輯、社長。隨後,他創立月刊《海南大特區》雜誌,任雜誌社長兼總編輯,刊發了大量倡導改革開放、抨擊時弊的文章,曾連載蘇曉康的《河殤》,當時在中國的影很大。

2015年,《動向》雜誌曾經發表過程凱的一篇名為《不枉一生-紀念趙紫陽逝世十週年》的文章。在這其中,他談到了自己命運轉折的原因。他寫道:“六四屠殺後,我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開除黨籍,原因是《海南日報》在我的主持下犯了所謂嚴重的輿論導向錯誤。主要兩大事實:一是將《人民日報》四二六社論從頭版頭條撤下移到第四版;二是五二零北京戒嚴後,《海南日報》不但刊登五一九凌晨趙紫陽前往天安門廣場看望學生的講話和照片,還在'紫陽,您好!‘的大標題下,刊登趙紫陽早前視察海南時的照片。 ”

在文中程凱提到,他和趙紫陽的大兒子趙大軍是中學同學,常去趙家玩。後來工作訪談接觸到趙紫陽,受到趙紫陽改革開放精神的影響。他說,趙紫陽也曾鼓勵他去海南辦報。他寫道:“更難能可貴的是,趙紫陽闖入了意識形態禁區:在八十年代,趙紫陽宣佈,他不再審查電影戲劇小說歌曲和繪畫,讓文藝作品由民眾來判定優劣;他強力阻止了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繼續進行…”

前六、四學生領袖、程凱的好友趙常青在受訪時表示,程凱的思想在80年代曾受到《人民日報》開明的老社長胡繼偉的影響。 ”也就是說在八、九年之前,程凱就已經有了改革和民主的立場。所以在學運時,李鵬他們污衊學生悼念胡耀邦是一場動亂的時候,程凱就用自己當時的工作位置和權力,旗幟法鮮明的把那篇臭名昭著的四二六社論從頭版頭條撤下,扔到《海南日報》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程凱在《海南大特區》雜誌社的同事,現流亡美國的羅明珠告訴美國之音:”《海南大特區》雜誌在程凱的領導下,當時開風氣之先,大量刊登新銳力量的文章,包括嚴家其、劉曉波、蘇曉康、王軍濤他們的文章。 這些自由化思潮的文章,是第一波民主的啟蒙,影響了一大批人,這也正是作為社長的程凱想做的事。“

程凱被撤職後,1989年6月《海南大特區》雜誌被永久停刊,包括羅明珠在內的雜誌社所有員工被開除。

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前會長方政認為,程凱堅守了良心。他在接受了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說:”程凱當時是海南省委會報的《海南日報》的總編輯,是個廳級幹部,省委委員。但因為他不願意違背自己的良心,為了堅守良心,他表達了對學生民主運動的支持,他寧願放棄體制內唾手可得的地位和中共官場的大好前途。他是一位難得的良心人士,也是我的良師益友,我非常欽佩他。“

流亡美國 關注民運

1990年4月15行程凱抵達美國洛杉磯,展開海外流亡生活。為了生活他打了很多工,吃了不少苦。他在洛杉磯曾擔任了《新聞自由導報》的第二任主編。 《新聞自由導報》是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的第五天,由旅居海外的中國新聞工作者曹長青等在美國洛杉磯創辦的中文報紙。之後,他先後在「自由亞洲電台和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擔任記者和專欄作家。

人道中國前主席葛洵曾與程凱有工作上的接觸。他告訴美國之音,程凱是個非常敬業的新聞人。“(他)常在第一時間報導灣區和民運有關的新聞。2012年我回北京,聯絡天安門母親之一的丁子霖,被中共抓了,毆打。之後,我被遣返回美國。2月1日,是程凱老先生和方政去機場接我,並在第一時間報道此事。非常敬業! ”

人權組織中國人權的執行長、人道中國的主席周鋒鎖說程凱是“非常令人尊敬的、有原則、有新聞素養”。他說:“他在六四屠殺後離開體制內高位,到美國作為普通人自由寫作,為灣區民運發聲。舊金山灣區的民主運動新聞,特別是人道中國的事情,主要是通過程凱先生多年的報道才為人所知的。”

2024年中國人權執行長周鋒鎖去探望病中的程凱。 (週鋒鎖提供)
2024年中國人權執行長周鋒鎖去探望病中的程凱。 (週鋒鎖提供)

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前會長方政告訴美國之音,程凱在美國後一直很清貧,但卻以百分百的熱情支持中國民主運動、報道中國民主人權相關的新聞。 “2015年以後,他的腿不好,做了膝關節手術,很長一段時間走路都拄著拐,非常艱難,但他仍然堅持到抗議現場,當面採訪。非常敬業!有些人對民運污名化,但程老說他要為民運正名,他就是一個民運記者。”方政告訴美國之音。

方政提到程凱作為新聞記者公正的一面。 “我們邀請陳老擔任民主教育基金會的評委,他拒絕了。他說,他是記者,不能參加民運組織。直到他退休後,他才接受邀請,成為我們的評委。”

方政說,程凱對中共的滲透比較敏感。 “疫情期間,2020年他退休了,我們當時看到舊金山中國城裡飄滿了五星級血旗,中國透過這種方式對美國進行的滲透。於是,程老說我們要發起一個摘除五星級血旗的活動,把中共滲透的象徵給它打掉。”

他說,後來在程凱的推動下,“我們去舊金山社區發傳單、勸說商家和街坊摘除五星級血旗,在疫情期間這個活動堅持了將近半年,很了不起!”

2019年,程凱在舊金山灣區推動成立了自媒體“茉莉花電視台”,來報導中國民主運動相關的新聞。在自媒體時代,他也用自己的方式參與推動了中國的民主運動。

完成回憶錄,反思不該寄望中共改良

2024年8月程凱確診得了血癌後,醫生告訴他所剩時日不多了。他每天在去醫院治療完後,其餘的時間都在奮筆疾書,他和時間在賽跑,他想盡快完成他的回憶錄。

在他最後一次住院的前一周,他終於完成了回憶錄,他說,要對自己這一生有一個交代,對後面的人有一個交代。

幫助程凱校對回憶錄的羅明珠表示,程凱作為紅二代,那時候40多歲,已經是省委委員,馬上要進省常委班子,接下來是副省長,但毅然放棄了,他那時候就知道後面流亡的歲月必定會很潦倒。

“但程老說他一點都不後悔,他慶幸他在40多歲就離開那個中共暴政,與中共決裂。他對中共沒有任何的幻想。他為這個事跟他的家人都鬧翻了。2018年,他媽媽93歲高齡,去世的時候在廣州。因為他是大兒子,所以他的爸爸媽媽非常希望他能見一面。他去辦理簽證,中國駐舊金山領事館不幫他辦簽證。沒能見到老母親最後一面,這是程老心中永遠的痛。 ” 羅明珠說。

羅明珠表示,程凱在寫回憶錄的時候做了一些反思。首先,程凱沒有剛到美國時的樂觀了,那時他認為中共會在幾年內倒台。現在他認為任重道遠,民運同道還需繼續努力。

“老爺子遺憾,沒有在他在世之時推翻中共暴政。那時他哭了,沒能回去他深愛的母國,這是終身遺憾。但他還是很樂觀,坦然接受死亡,而且在病中把回憶錄寫完,很有責任感,很了不起。” 羅明珠說。

其次,羅明珠說,程凱認為,當時他們不應該對中共抱持改良的幻想,八九民運,就應該直接以“推翻中共”為己任。這樣,中國民主化進程會更快。

他說,程凱不同意劉曉波“我沒有敵人”一說。他認為,中共是中國人民的敵人,必須推翻中共獨裁,只有這樣中國人民才能獲得自由。

獨立時評人任松林是程凱過世前守在程凱床邊的一位朋友。他認為程凱這一代和白紙運動世代的不同,前者寄望改良中共,後者要求推翻中共。

他說:“體制內的人能站出來,能和共產黨決裂是很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像程凱,他很年輕,40多歲就當了省委委員,當了省報社長。他們能拋棄了所有的一切,能站出來是不容易的,還有劉賓雁,他們都是不容易的。但他們並沒有很早說共產黨是暴政,應該被推翻,他們覺得共產黨應該要改良。但改良和推翻是兩回事了。時代是在進步的。到了白紙運動,人們站出來喊:習近平下台、共產黨下台。在八九民運的時候,這話都不敢,不能喊。 ”

八九學運領袖王丹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的時候表示,程凱作為一個原中國體制內幹部,能夠放棄體制內的既得利益反對當局戒嚴,令人敬佩,程凱的流亡生涯也給年輕一輩樹立了楷模。他說:“程凱先生流亡到海外以後,也不是很年輕的人了。這幾十年的流亡生活對他來說並不容易,但他並沒有放棄,積極參與民運活動。他對我們這些六四學生也都非常關心,在海外流亡沒有放棄初心……老一代知識份子對良知和理想的那種堅守,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

《河殤》的作者、流亡作家蘇曉康表示,他曾經見過幾次程凱,他說:“從中國來的新聞人中程凱是表現最好的一個,他一直非常堅定的報道中國的民主運動和人權事件,他也一直在那裡批評六、四大屠殺、批評鄧小平。他是那批人中間寫東西最多的一個。 ”

蘇曉康表示,會送挽聯和花圈,希望參加程凱的追悼會,哀悼老朋友。

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前會長方政告訴美國之音,程凱生前一個最大的願望就是要把骨灰安置到加州自由雕塑公園,他們會時候找個時間把程凱的骨灰安置到自由雕塑公園。

加州自由雕塑公園(Liberty Sculpture Park)是由華人雕塑家陳維明創立的戶外雕塑公園,位於加州南部沙漠地區,靠近拉斯維加斯與洛杉磯之間的15號公路。這個雕塑公園以自由、人權和民主為主題,展出了一系列反映社會正義和歷史事件的雕塑作品。

程凱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2025年2月1日上午9點在舊金山太平洋殯儀館(Pacific Interment Memorial Service)舉行。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