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這次真的出重拳?中國野味禁令能堅持多久


2020年3月11日,中國北京,一名戴著口罩的男子經過一張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海報。
2020年3月11日,中國北京,一名戴著口罩的男子經過一張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海報。
這次真的出重拳?中國野味禁令能堅持多久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1:48 0:00

隨著中國新冠疫情緩解、武漢封城解除,中國各地的生鮮農貿市場陸續恢復繁忙。由於擔心野生動物交易在市場中死灰復燃,國際政治人物、學者和環保人士呼籲中國關閉野生動物買賣市場。但中國不少地區傳統市場中混雜的野生動物買賣、以及法規和禁令中的灰色地帶,給禁食野味的工作帶來難題。

中國人大出重拳?野生動物保護法有望修改

世界衛生組織和流行病學研究的主流觀點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販售的野生動物有關,蝙蝠很可能是病毒的來源,穿山甲可能是這種引發疫情的病毒的中間宿主。

1月26日,中國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發布《關於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規定在“全國疫情解除”之前,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2月24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俗稱“三有”)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這一決定被視為疫情迄今為止對野生動物市場交易最嚴厲的禁令。另外,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也有望在今年修改。

美國、聯合國官員紛紛呼籲關閉野生動物市場

聯合國官員也呼籲各國關閉野生動物市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代理處長伊麗莎白·穆雷瑪(Elizabeth Maruma Mrema)日前對英國《衛報》表示:“如果我們不處理好自然,自然就會來處理我們。”

她同時強調:“像中國和一些國家那樣,禁止活體動物市場是件好事。但我們也應該記住,有一些社區,特別是在非洲,特別是低收入農村地區的社區,依靠野生動物維持數百萬人的生計。”

英文媒體在報導華南海鮮市場這類出售活體動物的市場時,常常以“wet market”(字面意思是濕貨市場)一詞指代鮮活農產品市場。

美國白宮新冠疫情工作組傳染病專家、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弗契(Anthony Fauci)4月3日在一次採訪中說,國際社會應該向有關國家施壓,促使他們關閉這類市場(wet market)。美國國會議員也推動聯合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不要恢復生鮮市場。

弗契說:“令我無法置信的是,當我們有這麼多疾病源自於這種不同尋常的人與動物的接觸時,我們為什麼不干脆直接將它關閉。”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研究中國食品安全的學者司振中認為,生鮮農產品市場讓中國城市居民能以實惠的價格獲取健康食品,在中國禁止這類市場不僅不可能,而且不利於食品安全。

司振中通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說:“我想強調的是中國的大多數農貿市場都沒有活體野生動物售賣,鮮活動物類食品也僅限於活禽和水產品,並且此類產品受到了相對嚴格的監管。”

中國市場中人工繁殖與野生捕獲的動物混雜

休斯敦大學城中分校東亞政治副教授、國際人道對待動物協會中國事務專家李堅強(Peter Li)說,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的農貿市場存在誤解,以為宰殺野生動物無處不在,但他強調,中國的菜市場上野生動物雖非主流,但販賣的動物混雜,有些動物來自野外非法捕獲。

李堅強對美國之音說:“大多數生鮮市場都是以家畜為主,通常還有雞、兔,水產品,如鰻魚和蛙類。但另一種生鮮市場專賣野生動物,這些可能是野生捕獲的動物和馴養的動物,例如果子狸、鵪鶉,淡水龜,有些可能是圈養繁殖,但其實主要是野生捕獲。”

滑鐵盧大學的司振中認為,為了避免新的病毒流行關閉所有農貿市場是因噎廢食,將會導致不可估計的食物保障問題。他說:“真正需要治理的是少數銷售野生動物的攤販。野生動物產業鏈才是需要監管的對象。農貿市場只是整個產業鏈上的一部分,我們需要重視其他野味的銷售渠道。”

不過,有專家指出,想要切割中國農貿市場中普通家畜、家禽和野生動物買賣並不容易。環保活動人士說,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技術要求高、成本高,從野外直接獲得野生動物卻比較簡單。擁有野生動物售賣許可的經銷商只被允許經營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但在利益驅使下,常常購得野外捕獲的動物,為非法野味“洗白”。

休斯敦大學的李堅強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市場出售的許多野味打著人工飼養繁殖的幌子,實為野生捕獲。

“在中國,生鮮市場是一個法治完全敗壞的地方。那裡的很多動物,即使(賣家)聲稱是圈養繁殖的,有相當多的數量是野外捕獲的。穿山甲不是用來吃肉的,它們不應該出現在市場上。”李堅強通過Skype視頻採訪對美國之音表示:“在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你可以看到多達75種不同的動物物種。這些物種中有很多是受中國法律保護的。所以,在這些市場上存在著廣泛的違法行為。”

保育人士呼籲中國同時禁止藥用與皮草野生動物交易

中國1988年通過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禁止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產品。在此次新冠疫情之前,一般的禁食法律規範限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未經檢疫合格的其他保護類野生動物。對“三有”類野生動物和其他非保護類陸生野生動物是否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法律沒有作出明確規定。

但中國人大在今年2月下發禁食禁售野生動物的《決定》後,除列入官方“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外,其他一切禁止食用,而非食用的藥用領域,規定如何實施還是個未知數。

中國媒體報導說,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已經增加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修訂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很可能禁止以食用為目的養殖野生動物,但為獲取動物皮毛、和醫用目的養殖可能得以豁免。

中國工程院2017年的一項研究說,2016年中國野生動物養殖業的直接從業者有1400多萬人,所創造的直接產值約為5206億元人民幣。

據中國《光明日報》4月1日報導,針對野生動物養殖戶的擔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透露,人工養殖利用時間長、技術成熟,所形成產值和帶動就業具有一定規模的動物將列入畜牧法規定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也屬於家畜家禽。中國某些地區常見的竹鼠、林蛙等動物可能進入這份“白名單”。

環保人士稱,為了防止病毒再度蔓延的風險,野生動物的交易應該全面禁止。

休斯頓大學的李堅強說,必須全面禁止野生動物買賣。“因為野生動物的繁育在中國已經成為大量非法活動的掩護。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以食用目的被販賣的蛇,儘管他們聲稱這些蛇是人工繁殖的,但事實上,這些出售食物的蛇大部分是野生捕獲的,對中國的生態造成了巨大的生態破壞。”

非典後好了傷疤忘了疼新冠疫情后野味禁令能否持續?

對於中國此次打擊販賣野生動物能否持之以恆,一些人並不持樂觀態度。2002—2003年“非典”(SARS)疫情期間,中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出台過相關禁食野味的規定,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林業局在2003年5月要求,嚴禁違法捕獵和經營野生動物。

“上一次中國對野生動物買賣的禁令只實施了三個月,(2003年)8月中旬就解禁了,讓人們十分困惑,也遭到了中國頂尖醫學專家的反對。”李堅強說。

2003年8月,原國家林業局發布“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梅花鹿等54種陸生野生動物名單”,被認為SARS病毒傳播的中間宿主果子狸名列其中。2003年10月,廣東一些野生動物經營者重新領取經營許可,果子狸再次“合法”地重返餐桌。

2012年,“54種陸生野生動物名單”低調廢止。中國新聞雜誌《Vista看天下》在一篇報導中說,此後,野生動物只要經過林業部門批准,都可以馴養繁殖和利用,範圍寬泛,一個許可證甚至可以囊括一百多種野生動物。

李堅強呼籲中國政府吸取新冠疫情的教訓,以公民健康和全球衛生安全為重,不能重蹈覆轍。

“中國著名科學家鐘南山2010年就警告中國政府,那是10年前的事了。他說,如果我們仍然允許野生動物貿易繼續下去,像SARS這樣的又一次重大疫情將再次發生,因為他說中國科學家已經在香港和武漢的野生動物市場再次確定了冠狀病毒。我們沒有聽他的話,於是遇到了問題。”李堅強說。

“因此,中國政府必須要保證的是,中國14億人口的安全遠比少數野生動物交易商的商業利益重要。當然,世界上75億人的安全比野生動物交易商更重要,不僅是為了中國,而且是為了全世界。”

不過,有媒體報導,即使是在疫情期間,一些地區仍然有偷賣野生動物的現象。《南方都市報》在今年1月的一次暗訪中發現,廣州一座農貿批發市場仍有商販在偷賣野雞、竹鼠等野生動物和貓狗。“第一財經”獲取的一份請示信顯示,中國某地在今年3月請求中央政府將果子狸等11種野生獸類和鳥類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網絡電商平台上,也有走私者用“黑話”傳播象牙等野生動物製品信息,進行非法交易。

李堅強表示,他對中國政府關閉野生動物交易市場有信心。

他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三次公開講話談到政府需要關閉(野生動物)市場,中國全國人大出台了對野生動物交易和食用的全面禁令。目前,可以說中國公眾有一個普遍的共識:這類市場必須關閉。”

另外,中國人對野味的喜好也呈現地域差別。北京師範大學學者和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WCS)2014年對北京、上海、廣州、昆明和南寧這五個城市的一項消費者調查顯示,廣州和南寧吃野味的現象尤為普遍,83.3%的廣州人和53.3%的南寧人在過去五年內吃過野生動物;在北京,這個比例只有不到5%。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