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來自北韓、中國和俄羅斯日漸嚴重的威脅,美日韓三邊合作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突出。然而南韓與日本因歷史遺留問題交惡,導致這一三邊構架極為鬆散。在這一背景下,南韓外交部長官朴振剛剛結束的日本之行就格外引人關注。在這次時隔約4年半的破冰之旅中,朴振先後與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晤,重點討論了以二戰勞工為主的歷史遺留問題。
在剛剛落幕的北約峰會上,首次受邀出席的韓國總統尹錫悅多次強調基於相同價值觀和規則的合作,尋求加強同西方夥伴國家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聯繫。
隨著中國經商環境的惡化、全球供應鏈重組,南韓企業去中國化、投資美國的趨勢日趨明顯。數據顯示,過去10年間,南韓對中國投資額僅增長不到60%,而對美國投資額卻猛增將近370%。
由美軍印太司令部主導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2022”將於6月29日至8月4日在夏威夷群島和加州海域舉行,參演國家達到26個。值得關注的是,韓國派出了自1990年參演以來的最大規模兵力。同時,南韓還將首次參加由菲律賓主導、美日參與的“海上戰士合作”(KAMANDAG)軍演。專家指出,南韓今後將擴大對包括南中國海在內的印太地區安全事務的參與,其中存在配合美國需求的部分。
自本月12日承認新冠疫情暴發後,朝鮮公佈的發熱病例已超過300萬例。不過該國主張疫情正在好轉,始終不回應韓國、美國和國際機構的援助提議。
美國總統拜登首次亞洲之行第一站--對南韓的訪問已經結束。通過拜登總統和南韓新上任的尹錫悅總統的努力,美韓從原本的軍事同盟大步邁向經濟技術、全球秩序同盟,為兩國關係進一步升級奠定了基礎。
星期二就任的南韓總統尹錫悅將在下週末迎來首個重要外交日程:美韓首腦會談。遏制中國、日韓關係將是這次會談最受關注的兩個議題。南韓專家向美國之音指出,南韓新政府明確了作為自由民主國家的身份,韓中關係短期內或將惡化;在韓日關係方面,兩國改善意願雖強烈,但是歷史問題恐不易解決。
隨著美中對抗日漸升級,南韓、歐盟等同時與兩國保持密切關係並試圖尋求平衡的國家和地區戰略空間受到擠壓。由南韓前任外交官和歐盟學者組成的專家組在最近公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加強南韓和歐盟間合作有助於緩解美中競爭造成的最負面影響、發掘美中能夠與其他國家展開合作的領域,進而重建合作包容的模式。
上海封城影響全球供應鏈,物流不暢導致的零部件供應不足打亂了韓國企業的生產,個別企業甚至不得不停工。面對這種情況,韓國總統職務交接委員會正考慮將鼓勵企業回流制定為下屆政府的重點政策課題。韓國國際經貿學者認為,供應鏈修復力將成為新政府經濟安保政策的核心,未來韓國經濟從一定程度上將不可避免地與中國脫鉤。
俄烏戰爭之下,已被疫情擾亂的芯片供應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多則消息稱,美國尋求同南韓、日本、台灣等構建芯片供應鏈,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但據稱南韓政府表示目前無法完全接受。
拜登政府印太戰略的重要環節之一、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y Framwork,IPEF)正在逐步成形。作為印太地區的重要經濟體,南韓正就該框架持續與美國交流。南韓學者向美國之音表示,印太經濟框架對南韓有利的部分不少,南韓政府已確定積極參與。
南韓保守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當選南韓第20任總統。在俄烏衝突持續、北韓頻頻武力挑釁之際,新總統的外交國安政策尤為引人關注。有別於文在寅政府在美中之間保持平衡外交的政策,尹錫悅曾表明將加強美韓同盟、重新設定中韓關係。外界普遍認為,這意味著尹錫悅將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的措施。不過問題在於,撇開強硬的言辭,這位當選人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會否真正對華強硬?
俄烏衝突對世界政治格局的衝擊波及到了原本就處於對立狀態的朝鮮半島。南韓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並跟進美國、歐盟等的對俄制裁行動;北韓則將俄烏衝突的根本原因歸咎於美國,緊跟俄羅斯和中國的論調。
南韓第20屆總統選舉將在3月9日舉行,在美中對抗的全球大背景下,外交政策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兩名主要候選人均提出發展全面性的美韓同盟關係,但在對待中國的態度上存在一定落差。恰逢北京冬奧會激起南韓民眾強烈的反華情緒,大選後南韓對華政策的走向也引發了中國的關注和擔憂。
在新冠疫情、外交抵制之中開幕的北京冬奧會進行僅一周,便在鄰國南韓引發了強烈的不滿。從開幕式上身穿韓服的女性,到短道速滑充滿爭議的判罰,都不斷加劇著南韓社會的反華情緒。美國之音採訪了四位南韓民眾,聆聽他們對北京冬奧會的看法。根據受訪者要求,本文進行了匿名處理。
這份題為《韓美日對中國進口依賴度的現狀及課題》的報告顯示,南韓對中國的依賴度在2017年美中發生貿易紛爭後反而逐步上升。南韓在零件及原材料、中間材料領域的對中國依賴度分別達到29.3%、27.3%,高於美日。
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僅剩一個半月,繼美國、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之後,日本也於24日跟進外交抵制,宣布不會派遣政府官員出席冬奧會。
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公開批評南韓下屆總統大選有力候選人、前檢察總長尹錫悅關於薩德系統的言論,在韓國引發了中國干涉大選的爭議。
繼上月16日與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白宮會談後,本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又將接待南韓總統文在寅。疫情當下,拜登首先選擇與日韓首腦舉行面對面形式的會談,突顯出東亞地區在各項議題中的優先地位。
誰都不會想到,一個出現了中國飲食的場面讓《朝鮮驅魔師》這部講述古代朝鮮政治精英為百姓驅逐惡靈的大製作電視劇在開播僅兩集後,就因南韓觀眾的強烈抵制而下檔。這在韓劇史上從無先例。
更多